嬴政心中終究是心疼這個兒子的。
特別是當這個兒子展現出足以繼承大秦江山的能力時,他這位年過四十的帝王,竟破天荒地打算熬夜替趙凌批閱那些堆積如山的文書。
燭火搖曳間,趙凌望著父皇眼角細密的紋路,心頭不禁一暖,溫聲道:“父皇此言差矣。批閱奏章本就是朕分內之事,先前與長安候商議時,不也是如此定的么?”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堅定:“還請父皇早些安歇,這些文書朕自會處理妥當。”
雖然平日里總想著讓父皇多分擔些政務,但真當嬴政主動提出要替他熬夜理事時,趙凌卻又心生不忍。
他的父皇這一生太過辛勞:幼時在趙國為人質,顛沛流離;繼位后更是日理萬機,從未有一日敢松懈。
或許在天下人眼中,嬴政是個暴君,但若不是他橫掃六合,這天下百姓至今仍要在戰火中煎熬,子孫后代也永無寧日。
這樣一位為國操勞半生的帝王,趙凌又怎忍心讓他再為自己熬夜傷神?
嬴政聞言也不再堅持,只是執起那本蒸汽機理論書籍,緩步走向殿角的老爺椅。
他拂衣落座,語氣淡然:“那為父就在此陪你。”
“父皇還是早些休息吧,少熬夜為妙。”趙凌勸道,“這書明日再看也不遲。”
嬴政搖頭,目光始終未離開書頁:“時不我待。”
當真是個工作狂!
趙凌在心底輕嘆,知道再勸也是無用,便靜下心來專注于眼前的文書。
章邯與阿青悄聲退下,章臺宮中只剩父子二人。
寂靜的殿內唯有燭火嗶剝作響,間或夾雜著書簡展開的窸窣聲與朱筆落紙的沙沙聲。
直至子時過半,趙凌終于批完最后一卷文書。
抬首望去,嬴政仍凝神于手中的書卷,眉頭緊鎖,顯然還在琢磨書中深奧的內容。
趙凌不禁失笑:“父皇何必事事都要精通?這些機械之理,交給墨家子弟去鉆研便是。”
他稍作停頓,話鋒一轉,“朕倒有一事想請教父皇,不知父皇可愿為朕解惑?”
嬴政放下書卷,抬眼看向趙凌,唇角泛起一絲笑意。
他這個兒子近來表現的聰慧讓他都時常感到驚訝,竟還有需要請教的事?
趙凌當即以化名代稱,將楚漢相爭的歷史娓娓道來。
雖然人名地名都做了改動,但關中、函谷關、咸陽這些地名卻保留了下來。
當說到鴻門宴一節時,嬴政的眉頭越皺越緊。
“父皇以為,”趙凌最后問道,“那霸王不殺關中王,是否當真如范增指桑罵槐所言,是‘豎子不足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