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離開咸陽前往嶺南,本就存了沿途考察的心思。
他想要親眼看看,大秦在趙凌的治理下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而不僅僅是為了趕路或是單純地卻看看關市的發展。
之前趙凌提出要改變大秦的征兵制度,對此,嬴政很難僅憑一些片面的政策描述就斷定其好壞。
大秦原本實行的是普通征發制,這是一種全民皆兵、兵農合一的強制性義務兵役制。
它的核心建立在國家嚴格控制的戶籍制度之上,幾乎所有適齡男性國民都有服兵役的義務。
這也是大秦能夠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重要原因。
而這段時間,由尉繚、張良、韓信等人推動的軍制改革,卻讓嬴政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如今男性一生中只需服役三年,在這三年里年俸百石,基本等同一些小吏了。
而且三年后哪怕不再當兵,依舊會得到一筆可觀的退伍費。
要知道,從前戍卒(守邊士兵)的俸祿不過每月二石糧食。
如今在軍中擔任材官,年俸可達百石,若因表現優異留下,第四年年俸便會翻倍。
哪怕沒有獲得爵位,日子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更不要說在軍營之中的確能學到許多的東西。
走在路上任囂跟那位郡尉笑道:“錢郡尉,如今郡縣的材官可真不差啊!都快趕上最精銳的部隊了。”
任囂作為鎮南將軍,一眼便能看基礎一支軍隊是否強大。
南陽郡的材官一個個精氣神飽滿,裝備精良,比起他的部隊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任將軍說笑了,如今的戍卒可不是誰想去就能去,您的部下都是百戰之師,這些材官哪比得上?”錢郡尉打著哈哈。
其實有些話他是不好說的,除了之前就在邊關的將士,新兵要想戍邊,還得經過嚴格篩選。
畢竟戍卒的月俸已經達到了二十石,而且百越如今能跟大秦叫板嗎?
戍卒已經不再危險,無非就是生活枯燥了一些,有些待遇根本就不是材官能比的。
要換作以前,如果不是輪到自己來,誰愿意背井離鄉去當戍卒?
現在想去,還沒那么容易了呢。
錢郡尉跟任囂都是當兵的,兩人閑聊著。
嬴政也在旁默默地聽著。
軍營中除了常規的打仗騎射訓練,還增設了識字課程。
獎賞制度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傳統的斬首授爵,在軍營中的各種比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也能獲得獎賞,用以激勵士兵。
想要三年后繼續留在軍營,有個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識字,不僅如此,還必須表現優異,各項能力達標才行,否則只能強制退伍。
“以前那些黔首被征兵的時候,基本都是愁容滿面。”錢郡尉笑道,“去了戰場,雖然也想立軍功,但如果可以,誰又愿意當兵呢?”
任囂頷首表示理解。
但現在這一番改革之后,黔首們聽到被征兵入伍,甚至還有些欣喜。
軍營中的衣食住行相當不錯,而且還有年俸,能學識字,三年后還有錢拿。
單就識字這一項,在以前可是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趙凌這樣做,天下黔首和軍中將士自然是高興的,但嬴政清楚,國庫的開銷卻著實驚人。
他之前算過,若不是趙凌從咸陽權貴們那里收刮了不少錢財糧食,以及少府想方設法掙錢,國庫根本經不起這般折騰。
“有錢就是好啊!”嬴政不禁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