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微微點頭:“近來也無他事,自然當延續血脈。”
趙凌咂了咂嘴,是他低估了這個時代的男人對生兒育女的執著。
不不不!
也不算低估!
只是沒想到扶蘇這么生猛。
他才回咸陽半年吧……
在趙凌熟知的歷史上,大秦皇族基本上是被斷了傳承,如今看來,這傳承怕是難斷了。
趙凌今日前來,本就是為了宗族的事情。
“朕先恭賀長安候了!”趙凌笑道,“可長安候應該也能意識到,若皇族子嗣延綿不斷,朝廷又要養著皇族子弟,最后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嗯?”扶蘇挑眉,迷茫地望著趙凌,他什么時候意識到了什么?
趙凌借著這個話題說道:“比如長安候你,歲俸百金,良田千頃,其他未被封侯的弟弟妹妹們,歲俸十金,占有良田美宅的數量加起來可也不少。”
“宗正那邊如今的制度可是,生下子嗣,便多一份俸祿,若是公子,便該賞千畝良田,三處美宅,若是女公子,便賜金銀珠寶。”
嬴政在位的時候,大秦主要實行歲俸制,以石為計量單位,官員的俸祿按其爵位等級發放,主要是粟米。
爵位越高,俸祿越多。
秦朝爵位分為二十級,最低的公士年俸50石。
最高的徹侯年俸1000石。
但隨著趙凌的各種變革,糧食的價格基本維持在30錢一石,說難聽點,30000半兩錢,也就是30枚銀幣一年,在咸陽城里生活,怕是過得很拮據。
包括那些官員,趙凌都給他們以銀幣發放歲俸。
扶蘇乃長安候,又是皇室成員,自然不能比徹候低,在宗正的商議下,歲奉便與徹候一般定在了百金。
按照扶蘇的家資,百金也算不得什么大數目,隨便從家里拿出件寶貝便值這么多。
畢竟是封建王朝,趙凌也不可能直接明目張膽地降低皇室成員的待遇。
最主要的是,趙凌想高俸養廉,自然不敢將官員的年奉壓太低。
官員們的年奉高了,在這個階級分明的年代,皇族成員不得跟著水漲船高?
哪怕高俸養廉其實也存在許多弊端,更何況皇族的待遇這么高。
他現在還是大秦第二代皇帝,國庫充裕,自然是看不出什么弊端的,但再多傳幾代,供奉皇族的錢財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扶蘇聽趙凌這么說,眉頭皺得更深了:“陛下此言何意?”
哪怕扶蘇仁德,但在他看來,皇族擁有優渥的生活,那是天經地義的啊!
皇帝突然提到這事,是想干什么?
當了皇帝之后,便要對皇族親眷開刀了嗎?
難道他之前的仁義都是裝出來的?
“陛下若是覺得本候的年奉過高,本候不要便是!”扶蘇這次是真的有些生氣了,皇帝方才祝賀他的話,顯得何其的虛偽啊。
最終還是想要打壓他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