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的鼓音臺旁,幾位弟子正圍著巨大的青銅鼓練習節奏。
方形的笛音閣外,飄著淡淡的竹香,隱約能聽見此起彼伏的笛音。
最顯眼的是一座半開放式的琴韻堂,堂內擺放著上百架古琴,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琴弦上,泛著柔和的光。
“這是樂律區,是弟子們打基礎、練樂器的地方,每種樂器都有專屬的練習場地,連地面的石板都能根據樂器音色調整共鳴效果。”
接著,他轉向右側被竹林環繞的區域,那里的竹樓比外界更為精致,每座竹樓門口都掛著刻有樂器名稱的木牌。
有的掛著古箏樓,有的掛著笙簫樓,偶爾有弟子抱著樂器從竹樓里走出,神色專注。
“那是修行區,弟子們選定專攻樂器后,就會在對應的竹樓里修行。”
“樓內不僅有專業的練琴室,還有模擬不同環境的音境室,能讓弟子在風雨、山林等場景中練習音功的適應性。”
往前走了幾步,一座高聳的閣樓出現在眼前,閣樓的窗戶是鏤空的樂符形狀,門口守著兩位神情嚴肅的弟子。
閣樓頂端掛著“天籟典藏閣”的匾額。
“那是典藏區,里面藏著歷代傳承的樂譜、樂器典籍,還有從各地收集的稀有樂器。”
“最頂層的秘音閣里,連上古時期的骨笛、石磬都有,不過只有達到一定修為的弟子才能進入。”
最后,樂無缺指向學院深處一片雅致的院落群,院落外種滿了忘憂花和翠竹,隱約能看到院內的石桌、涼亭,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茶香。
“那是生活區,弟子和長老們的住處都在那兒,每個院落都有專屬的名字,且依著居住者的喜好布置。”
“你們的住處我已經讓人安排好了,就在我院子周邊。”
“我帶你們去瞧瞧。”
樂無缺帶著三人往生活區走去,沒過多久,三座風格迥異卻同樣雅致的院落便依次出現在眼前。
院門上分別掛著“知味院”“與風居”“聽竹軒”的木牌。
最先抵達的是林青羽的“知味院”。
推開竹制院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與煙火氣交織著撲面而來。
院內左側竟專門開辟了一方寬敞的廚房,廚房外搭著葡萄架,藤蔓纏繞間掛著幾串青澀的葡萄。
架下擺放著青石打造的操作臺,臺上整齊碼著陶制的油壺、鹽罐,甚至還有一套刻著祥云紋的銅制炊具,光澤鮮亮,顯然是精心挑選的好物。
廚房內更顯貼心,灶臺上不僅有尋常的鐵鍋,還有適合燉煮的砂鍋、烤制點心的陶窯,墻角的竹筐里裝滿了新鮮的蔬菜、水果。
連晾曬在屋檐下的干貨都分門別類掛好,旁邊還放著一本用桑皮紙裝訂的食譜,扉頁上用毛筆寫著“天音城特色菜譜”,想來是樂無缺特意讓人收集的。
院子右側則是休憩區,石桌石凳旁種著幾株桂花樹,樹下還埋著一口古井,井邊放著木桶和竹勺,井水清澈見底。
林青羽一進院就忍不住走到廚房前,指尖輕輕拂過銅鍋,眼中滿是驚喜:“樂院長,你有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