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有什么大事發生?”
一個穿白色衣服的少年撓了撓頭,臉上滿是疑惑,“我入學三年,這聚賢鐘只在去年學院大典時響過一次!”
“聚賢鐘響,全院弟子必須到禮樂廣場集合!咱們快去吧!”
有新來的弟子不解,“這鐘聲和上個月我們入學院的鐘聲不是差不多嗎?”
那白衣少年說:“上個月響的是引賢鐘。”
新弟子問:“引賢鐘和聚賢鐘有什么區別?”
白衣弟子:“聚賢鐘是學院有重大事情的時候才會用上,引賢鐘則是專門用于半年一度的招新儀式。”
“聚賢鐘是三聲長鳴,而引賢鐘則是三短一長,連續響三次。”
新弟子的腳步一邊向著禮樂廣場而去,一邊問:“那這次聚賢鐘響起,是有什么大事啊?”
白衣弟子搖頭:“我也不知呢。”
“去看看就知道了。”
神樂學院的弟子此時都如潮水一般的往禮樂廣場去了。
天音城外的幾大家族全都看向神樂學院,個個好奇。
“神樂學院的聚賢鐘怎么突然響了?”
“是啊!神樂學院是有什么大事發生?”
“神樂學院大典十年才辦一次,這時候也不是學院大典的時候啊,會有什么大事?”
“外敵入侵?”
“不不不!絕不可能!要是有外敵入侵,我們怎么可能一點消息都不知?”
待孟晚秋幾人達到禮樂廣場,目光全被眼前的場景吸引了。
這座占地數十畝的廣場,竟是以整塊青白玉石鋪就的。
石面上刻著細碎的音波紋路,陽光灑在上面,折射出淡淡的光暈。
人走在上面能隱約感覺到腳下傳來細微的靈力震顫,像是踩在流動的韻律之上。
廣場中央的高臺更是氣派,朱紅色的地毯從入口一直鋪到臺頂。
兩側立著十二根盤龍柱,柱身上纏繞的金龍口中銜著玉磬,龍尾垂著銅鈴,風一吹過,銅鈴便與遠處音河的流水聲交織,成了天然的背景音樂。
高臺頂端的橫梁上懸掛著五彩流蘇,下方擺著七張雕花座椅,顯然是為院長和六位長老準備的。
座椅旁還立著刻有“琴、棋、書、畫、詩、酒、茶”字樣的木架,架上擺放著對應的樂器與典籍,處處透著神樂學院的雅致與莊重。
廣場兩側早已劃分好區域,前排是各院導師與優秀弟子的位置,后排則留給普通弟子坐的。
四長老正帶著弟子們維持秩序,見孟晚秋幾人過來,立馬笑著迎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