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姜姒斯斯文文的坐在那,工作人員笑著道。
“想好要去哪里沒有?要是沒有的話,就去黑省吧。”
“那邊地多活少,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空閑的時候,還可以跟著當地人一起去跑跑山。”
“他們那邊的供銷社都有專門的收購點,平時撿撿山貨,日子不比城里差。”
“要是運氣好,碰到人參還有靈芝這些,一年可不少掙!”
這個,聽上去還真不錯。
但姜姒可不是什么爛好人,要不是插隊可選地里沒有大西北,她說什么也要送沈清清去西北吃土咽沙!
“謝謝你了同志,黑省好是好,可我特別怕冷,我想去南方行不行?”
這有什么行不行的。
工作人員立馬道,“我們只是建議,最終還是看你自己,想去南方是吧,蘇省,贛省,徽省,云省這幾個地兒,你自己看看,喜歡哪個選哪個。”
“同志,我想去云省!”
啊?
工作人員愣住了,心里猶豫著要不要和這個小姑娘說一下實情。
云省這一批分配的地點都在西雙市,那里的橡膠農場遠離市區,交通不便。
去一趟縣城坐拖拉機都要坐五六個小時。
對了,從滬市到西雙市下面的農場,這期間要坐四天三夜的火車,兩天的汽車,大半天的拖拉機,然后還要步行好幾個小時的山路……
而且那邊的活也不輕松,聽說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橡膠林割膠,收集好的膠水還要自己擔下山。
這姑娘看著嬌滴滴的,也不像是個能吃苦的樣子。
要是去了,不得哭死?
“小同志,你要不要再想想?”
“不用了,我已經決定好了!”
姜姒一臉堅定道,“領導說了,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身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想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想去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發光發熱!”
這話一出,工作人員還咋勸?
當即就鼓掌了,“小同志,還是你的思想覺悟高!我這就給你安排!”
姜姒點點頭又道,“論覺悟,我和我弟還差遠了,我弟說了他要和我一起下鄉,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就是他是68屆的學生,不知道現在能不能報名?”
能,這怎么不能呢!
別看現在68屆的分配政策還沒有下發,但大體方針早就已經定好了。
這一批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一律都要下鄉。
眼下,有人主動報名,工作人員自然不會阻攔。
確定了一下68屆學生中有沈清越的名字后,工作人員將他和沈清清的名字連同戶口本上的資料,一同提交了上去。
這會下鄉插隊,國家是有補貼的。
每個省份的費用還不一樣。
滬市這邊的規定是,去云省插隊的,每人有230塊安置費,外加0.3立方米的木材計劃用來建造房屋。
不過,實際上到手沒有這么多,因為要扣除掉路費,以及路上吃飯的支出,這里60元。
落戶公社要收取一部分費用,用作知青事務支出,這里10元。
余下的,還要撥付一部分給接收知青的生產隊,這其中包括生產農具費,生活用具費,以及青黃不接期補助費,一共90元。
最后每人到手也就只有70元。
兩個人就是140元,工作人員將點好的錢裝在一個信封里交給了姜姒。
姜姒愉快接過,這些年他們吃姜家的喝姜家的,可沒少花錢。
光這點連利息都不夠。
所以這錢,她拿的心安理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