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元璋只得在自己陵寢的東側,開辟了一塊區域,作為自己兒子的陵寢,
由禮部和工部牽頭,加急修建。
“是!孫兒領旨。”朱允炆應聲領命。
朱元璋換好常服,又安慰了孫子一番,便坐著步攆離開了寢宮,去往太廟,
因為生病,他已經有一個月沒去太廟偏殿了,
他有些憂心機緣會消失,
自己無法再見朱棣和朱由檢,
大明的未來,也是他最關心的事。
朱允炆隨著皇爺爺來到在寢宮門口,目送著皇爺爺離去之后,也很快離去回到了春和宮。
呂氏收到兒子回來的消息,很快就派人召他來到內院,
“怎么不陪著你皇爺爺?這么早就回來了?”
“可是有什么變故?”
“皇爺爺身體恢復了,現在去太廟拜祭。”朱允炆看著母妃一臉困惑又緊張的表情,搖搖頭輕聲答道,“他讓兒臣先回來好好休息,”
“還給兒臣指派了差事,去參與父王陵寢的修建。”
“皇爺爺讓兒臣保重身體,別累到。。。”
朱允炆把自己和皇爺爺的對話內容,一字不落地和母妃敘述了一遍。
呂氏聽完,緊蹙著峨眉,輕眨著杏眼,沉思了片刻,才繼續說道,
“看來你皇爺爺,還是看重你的,”
“接下來的時日,你可要加把勁,把事情辦好了。”
“只有你得了皇爺爺的歡心,得到了儲位,”
“我們娘倆,還有允熞、允熙他們才有未來。”
朱允炆有些不自信地問道,“可是?!母妃,兒臣真的有機會嗎?”
“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你不盡力去試試怎么行?”呂氏抬頭目光灼灼地看著兒子,“再說,我們還有退路嗎?”
“你父王可是太子,”
“你跟著劉師傅,黃師傅他們讀書,應該研學過史書,”
“自古失勢的太子一脈,后嗣都不太好,更何況你父王還是開國的太子,”
“你的王叔們,個個都野心勃勃,還手握重兵,”
“允炆,你要記住,你不是在爭取儲位,而是為了我們一家子人而自強求生。”
劉三吾、黃子澄都是翰林學士,負責教授皇孫們學業,
史書更是必修的科目,
平日里,朱允炆學習認真刻苦,自然對歷史種種了然于胸。
而呂氏的父親呂本也是飽學之士,生前還做到過禮部尚書這樣的高位,
書香門第出身的呂氏,自然也是通曉古今。
所以,
提到歷史上那些沒能成功登基的太子及其家人的下場,
母子二人,又是一陣沉默。
朱允炆心中萬分苦澀,
要是父王依舊健在,
他們所有人,根本不用承受這樣的命運。
他抬眼看著母妃眼角近期才出現的皺紋,
“兒臣明白了,”
“該爭取的東西,一定會盡力去爭取,”
“兒臣不該自我懷疑。”
呂氏欣慰地點點頭,“甚好!這春和宮,我們一家子呆得住與否,就靠你了。”
“是!”朱允炆起身一禮,“兒臣這就去找黃師傅他們請教如何辦差,”
“父王的東西,由孤來繼承,合情合理!”
······
太廟,
偏殿里,
朱由檢哭喪著臉,對著端坐在主位的朱棣說道,
“大宗爺,”
“已經一個月過去了,您的辦法臣孫都試了,一點效果都沒有!”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