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元璋追問自己,朱棣是如何登基的,
朱由檢心中大驚,
這種葬送自己祖宗的送命題,
絕對不能回答,
最好的應對辦法,還是轉移話題,
“太祖爺,這事不是重點,以后臣孫再跟您慢慢道來,”
“現在我大明形勢已經萬分危急。。。”
“放肆!你休要轉移話題,擾亂咱的注意力。”朱元璋臉露怒意,打斷道,“上次老四不是給你法子了嗎?”
“你按計行事,必定能扭轉乾坤,”
“不要動不動就說我大明有危,這種喪氣的話。”
“祖宗容稟,臣孫哪里敢擾亂您的注意力,”朱由檢打死不承認自己的小九九,繼續把話題往自己的困難方面去引,“事實卻是太宗爺的計策沒能奏效,”
“這一個月來。。。”
朱由檢將這段時間自己實施朱棣的計策,卻毫無成效的情況,
和朱元璋也稟報了一番。
朱元璋越聽越氣,不顧身體虛弱,怒而拍桌罵道,
“你的朝廷養的都是一群什么庸人?”
“籌銀子,籌不出來,”
“打仗,又龜縮不出。”
“還有你,你這十六年皇帝是怎么當的?到底有沒有用心去治政御人?”
“我大明大好河山,竟被你管成這副光景?”
“你不稱職!”
聽到這“相似”卻又更嚴厲的申飭話語,朱由檢縮著脖子跪地叩首道,
“臣孫有罪!”
朱元璋冷哼一聲,繼續發泄怒意,
“還有這老四,”
“你這邊都這副光景了,他這段時間,都沒提出什么新計策來應對?”
“這會居然還不見人?他這是想躲避問題?”
“他莫不是以為這大明被你帶到這一步,他這個所謂‘太宗’沒有責任?”
由于當下對朱棣心存芥蒂,
朱元璋可不管朱由檢已經和朱棣隔了多少代人,
直接把崇禎朝的敗局,歸因到朱棣這個祖宗奪位上。
“祖宗容稟,太宗爺他沒有躲避問題,”
“他這段時間忙于籌劃第五次征討漠北,穩定大明的邊疆,”
“疏于與臣孫的當面交流,”
“就在剛剛,臣孫也和他稟報了境況,”
“他一時之間,也沒有什么好法子,”
“加之,您老人家也不在,”
“他便想著去召集大臣們,以拯救危局為假設命題,討論并尋找破局的辦法。”
朱元璋聞言,臉色稍緩,
“算他還有點心。”
“是!太宗爺他也是一個真心為了大明的好帝王。。。”朱由檢想著多夸贊朱棣幾句,但抬眼發現朱元璋臉色又開始變冷,后面的話也不再說下去。
“之前一個月,是咱輕視了你這頭局勢的復雜性,”
“加上,咱身體不適,也沒來得及管,”
“以至于你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說句實話,咱現在也沒想到啥好法子,”
“不過老四召集人馬,集思廣益,咱也可以。”朱元璋輕撫著胡須淡淡地說道,事有輕重緩急,他現在已沒心思聽老四奪位的詳細過程。
“我大明國史有評述,洪武養士數十載,英才輩出,”
“他們一定會有好辦法的,”
“臣孫先行謝過太祖爺了!”朱由檢再度用力磕了一記響頭。
朱元璋起身說道,“起來吧。”“咱這就先回去籌劃一下,明日咱再過來。”
說完,
朱元璋便向著門外走去,
偏殿里很快又只剩下朱由檢一個人,
他站起身,擦了擦額頭上的灰塵,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
萬幸太祖爺拎得清輕重,
沒繼續追著朕,問太宗爺如何得位之事,
讓朕不至于陷入欺君的地步,
太宗爺這“兒皇帝”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