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乃屬于軍事上的范疇,
所以,他必須得出列表態。
加之,
朱元璋在養病期間,并不是完全不理事,
他并沒有忘記朱由檢說的女真外患,
本著未雨綢繆,
派了自己信賴的外甥孫李景隆去收集女真人的情況,
于是李景隆也趁機把自己辦差的成功匯報了下。
有了黃子澄、齊泰的定調,以及李景隆的跟進表態,
廷議拯救危局的話題,變成為“歌頌”洪武功績,
眾大臣紛紛開始出列附和,
說著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我大明君臣上下齊心,絕對不會出現大危局......”
“內憂外患,那是元朝末年才是的......”
“元朝天命不在,順帝昏聵無道,才會失了天下,我大明絕對不會重蹈覆轍......”
“陛下天眾英明,我大明在您的指引下必定千秋萬世......”
“。。。”
依舊在隊列里的林豪,聽著這些“沒營養”的話,
輕輕地抖動著嘴皮子,有些哭笑不得,
難怪這幫官員能躋身廟堂之上,
他們個個都是人才,說話真好聽,
一個嚴肅且帶著悲劇色彩的議題討論會,竟然能被他們不著痕跡地掰扯成了“表忠”局,
壞的都能說成大好事,
我都不忍心去插入話題,說點大實話,
破壞這一派和諧的局面了。
此時,高坐御上的朱元璋,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議題被“帶偏”,
“混賬!”他臉露寒芒,憤而拍擊龍椅,呵斥道,“咱讓你們討論如何挽救危局,”
“結果爾等一個個都在扯空話,”
“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能說出有用的,”
“都是飯桶!”
朱元璋是開國君主,是馬背上奪天下,
雖然登基之后接受了儒家的“帝王禮儀培訓”,
但他原有的言行習慣,還是難以改變,
除了習慣性自稱“咱”,而非“朕”,
還有便是盛怒之下,喜歡用粗俗的詞語罵人。
皇帝暴怒,
滿朝文武俱是心驚膽顫,
已出列的官員嚇得紛紛跪地請罪,
沒出列發言的官員,則是低頭不語,在心里暗暗慶幸自己沒有站出來顯擺。
而林豪卻是一個例外,
他不顧禮儀,抬眼目光灼灼地望向御臺上的朱元璋,
這群人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老朱氣得不輕啊,
找死的好機會來了。
朱元璋眉頭緊蹙,眼中噴著怒火,
看著下方的一眾瑟瑟發抖的官員,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一個個別給咱愣在那兒,”
“都好好想一想,”
“我大明將來如果像元末那般,陷入內憂外患的局面該怎么解?”
話音剛落,
一記中氣十足的聲音,劃破死寂的大殿,
“幾乎無解!”
只見一名青袍官員,挺著修長的身姿,出列拜道,“臣禮科給事中林豪啟奏,”
“陛下所言之局面,”
“除非破而后立,”
“否則根本無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