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林豪在早朝上說的話,
詳細地敘述了一遍。
話音剛落,
“萬萬不可!”
朱棣的反對聲,馬上脫口而出。
身為一個靠造反奪天下的帝王,
他對權力重要性的理解,遠超其他人,
當初他不是沒想過在北平安心做一個富貴王爺,
是侄子登基之后,即刻暴力削藩,
不給他留任何后路,
以至于他不得不反,
為此,他還裝瘋賣傻,吃了很多苦頭,
最終他以一藩之地,抗衡整個天下,奪取了帝位。
當他率軍踏入皇宮,坐上寶座之時,
他就發誓,絕對不讓再讓何人復制自己“成功”的路徑,
為此他不斷地削弱藩地和地方衙門的權力,強化中央集權,以鞏固自己的皇權。
現在,
朱棣卻從自己的父皇口中,聽到下放權力,還要另立一個朝廷的說法,
只覺得太過荒誕,
要知道他印象中的父皇,可是與自己一樣,視皇權如禁臠一般的人。
朱由檢也是滿臉錯愕,要不是太宗爺的激烈反應,
他都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熟讀史書的他,可是清楚地知道,
太祖爺可是那個為了集權,而廢除了宰相制度的人,
現在老朱家搞集權的鼻祖,卻說出下放權力,
“太祖爺容稟,臣孫能維持住現有的局面,全賴朝廷的權力集中,”
“要是放權,只怕下面的人不聽號令,”
“至于另立朝廷,那豈不是和臣孫這邊對著干了?”
“您這法子屬實不妥啊。”
朱元璋微瞇著眼睛,對著朱由檢訓斥道,
“混賬!”
“身為帝王,你目光怎會如此淺薄?”
“也不看看你崇禎朝廷的局勢,糜爛到什么地步了?”
“都跟那元順帝的至正朝廷一樣,爛到根里了,”
“到現在還不懂得破而后立的道理?”
“咱讓你下放權力,就是吸取了元末朝廷的教訓,”
“讓渡權力給地方,使他們能積極地剿匪平叛。”
“至于另立朝廷,是因為局勢到這地步,必定與你這崇禎朝廷里的這幫大臣,息息相關,”
“他們能力不足,根本無法應對危急的局面,”
“必須得想辦法另起爐灶。”
朱元璋雖然對林豪公然提出的放權論調感到萬分排斥,
也在篤定了林豪此舉一定是受人指使,意在挑戰他的權威,
但他冷靜下來之后,也不得不承認暫時下放一些權力,
的確是應對崇禎朝局面的權宜之計。
朱棣皺著眉頭提出了質疑,“可是父皇,這權力一旦下放,收回來可不容易啊?”
“是啊!太祖爺,放權的口子一開,想收回去,實在太難了。”被訓斥了一番的朱由檢,也馬上跟著附和道。
朱元璋扭頭看向朱棣,目光愈發冰冷,
他對當下的朱棣,是怎么看都不順眼,
“小孫子的崇禎朝廷都是這副光景了,搞不好會像元順帝那般,丟了天下,”
“你居然還想著收回的事?”
“咱老朱家的天下沒了,還有什么權讓你收回?!”
“可是這樣,是否太過冒險了?”朱棣還是有些擔憂,他對通過這些時日與朱由檢的接觸,愈發覺得對方不是一個強力的帝王,除了勤奮,還有對自己這個老祖宗恭敬,沒有其他優點,
一旦皇權下放,以這個后世皇帝的平庸才能,只怕會出現新的難解之題。
“冒險?”朱元璋語氣中透出寒意,“你聽不懂咱的話嗎?問題分輕重緩急,要先解決眼下最難的。”
“還有,你老四一個勁地反對,到底是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