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沒有理會王承恩的勸諫,
按照朱元璋給的計策思路,繼續下旨說道,
“另外,傳令各地官員要積極組織團練,保境安民,”
“望地方大族和富戶踴躍捐錢捐糧,成果優異者,朕還會親自下圣旨嘉獎。”
王承恩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瘋了嗎?
剛才是把大權放給個別官員,
現在的這道旨意,更是給了地方豪強坐大的機會,
“陛下!三思啊!”
“這樣一來,地方勢力膨脹,屆時他們和官員勾連在一起,”
“恐有地方自立之憂啊。”
朱由檢抬眼目視前方,嘆息一聲,
“朕也知道,可朕還有的選嗎?”
“當下的局勢,已經沒有更好的法子了,”
“在祖宗基業,是立刻崩塌,還是茍延殘喘之間,朕只能選后者。”
王承恩沉默了,
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他,專門幫助皇帝批紅的,
能接觸到幾乎所有的朝務,
自然也知道局勢,已經到了糜爛的地步,
而眼下,能保住大明基業不倒,的確才是最重要的,
“對,基業不能倒!奴才明白了,”
“請陛下繼續示下。”
朱由檢微微頷首,收斂失落的情緒,
“再擬旨,”
“恢復各藩王的三護衛編制,恢復藩王們對三護衛的節制權,藩王們可自行招募訓練軍士,以盡快滿編三護衛,望藩王們與地方官府密切配合,掃清藩地上的流民。”
“你盡快派人去淮安、鳳陽等地傳旨吧。”
自從朱棣靖難成功之后,為了防止其他藩王有樣學樣,對他們極限削弱,
首當其中的,便是每個藩王所掌控的三護衛,
朱棣不斷地削減藩王的三護衛編制數量,
而后又剝奪了藩王對三護衛的控制權,
現在為了挽救危局,
朱由檢只得將朝廷收回去的權力,下放還給藩王們。
“是!奴才領旨!”王承恩這次沒有再提出反對,
皇帝都給地方豪強和官員們放權了,而是乖乖領旨。
也不差這群藩王了,
他們至少還是太祖太宗的子孫,正統老朱家的人,
況且這些年流賊肆虐,中原地區許多藩地都被占領了,
各系藩王們都死傷慘重,
那些幸存的王爺們,大多都流落到淮安、鳳陽等地安置,官府還要管他們吃喝,
恢復藩王們的部分權力,還能讓他們自食其力,
也算是為朝廷減負。
“還有,”朱由檢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開口說道,“傳旨赦免朱聿鍵,解除幽禁,恢復其唐王爵位,重掌唐藩。”
“派人去傳令的時候,給唐王帶個朕的口諭,”
“當年,叔祖一心為國,興兵勤王,奈何朕考慮到祖宗家法不可違,將叔祖圈禁六年,現朕已經知道錯誤,希望叔祖不要怪朕,好好振作,為大明盡忠。”
朱聿鍵出自唐藩系,是朱元璋的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人,是朱元璋的九世孫,
按輩分算,是朱由檢這個朱元璋十一世孫的叔祖
他在崇禎五年襲封唐王,
但他鋒芒畢露,一心想為大明做貢獻,
崇禎九年,女真人入侵北直隸,他上疏請求入京勤王,而后又在沒獲得允準的情況下,徑直招募軍士千人出發了,
最終他的軍隊也沒有進京成功,只是在半路上與農民軍打了幾場仗,便被朝廷勸退了。
待事態暫時穩定,
朝廷便開始對他秋后算賬,
朱由檢以“藩王不掌兵”為由,派錦衣衛廢了他的王爵,并將他圈禁在了鳳陽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