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侯府軍士報完沐英的喪訊,
便在藍鬧兒的陪同下退出了中軍大帳,
藍玉斜靠在帥位上,一邊為沐英的逝去黯然神傷,一邊為自己的籌劃感到憂慮,
蒼天無眼,
竟讓文英(沐英表字文英),和太子爺一樣壯年驟逝,
現在一切都亂了,
原本按照我的設想,
應該是我們共同努力,匡扶三殿下繼承儲君之位,
現在少了文英,這個地方上的強勢外援助力,
少了很多勝算。
文英逝去已經半月有余,京城也應該收到消息了,
必須得抓緊得勝回京,
為三殿下造勢才是。
藍玉想定主意,
立刻吩咐親兵召喚幾名副將,
準備采取更加激進的平叛策略。
······
京城
御書房,
沐英的喪訊,也送到了朱元璋的跟前,
“...先考西平侯知曉太子薨逝的消息,一如十年前聽聞孝慈皇后薨逝之時,哭泣到咯血,直接昏了過去,自此就病情不斷...”
“一個多月后,突然風疾發作,雙足麻痹,而后就薨逝了...”
“臣,不孝子春泣稟陛下。。。”奉詔隨侍的朱允炆,讀完西平侯世子呈上來的報喪奏疏,躬身拜道,“皇爺爺,節哀!”
“英兒!咱的英兒也走了,他和標兒一樣,也不丟下咱了。”朱元璋滿臉哀戚,喃喃自語著,
沐英是他和馬皇后在創業初期收養的義子,
在朱標出生前的很長多年里,
沐英就是他們夫婦的長子,不是他們親生勝似親生,還跟著他姓朱,
直到大明立國,
為了穩固朱標太子的地位,以及避免同室操戈,
朱元璋讓朱英改回了本姓“沐”,還下旨讓沐英領軍世代鎮守云南,
這是藩王才有的待遇。
而現在這個長子,也離他而去,
朱元璋短短數月里又一次,
品嘗到了白發人送黑發的苦。
好一會之后,朱元璋才平復了情緒,開口說道,
“擬旨,”
“讓沐春親自送英兒靈柩還葬京師,”
“罷朝三日,”
“另外,追封西平侯沐英為黔寧王,追贈沐英父祖三代考皆王爵,妣皆王夫人。”
“還有去傳旨,讓禮部,好好想一想英兒的謚號。”
朱允炆左右看看無其他人在場,當即激動地拱手,顫聲說道,
“孫兒領命!”
朱允炆被皇爺爺叫來隨侍,
也就是幫皇爺爺捶捶背,聊聊天,解解悶,干干端茶倒水等雜事,最多讀一讀奏疏,
像傳旨,這種屬于處理政務范疇的事,
他是根本輪不到的,
現在皇爺爺直接叫他擬旨,
這就是釋放出了一個重要信號,
皇爺爺有心給他機會。
朱允炆很快就寫好擬好旨意,
并呈交皇爺爺過目確認,
隨后便準備退下去傳旨。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緩步退下,開口補充說道,
“允炆,咱這有一個議題,”
“你回去之后,好好想一想,也可以找人請教探討,”
“如果我大明碰上了地方勢力過強,朝廷權威大減,基業有分崩離析之危,這種情況下,該如何中興社稷?”
朱元璋雖然傷心于沐英的逝去,
但現在朱慈烺的義興朝危局也等著他去找法子解決,
他正好也有心歷練這個最疼愛的孫子,
于是,干脆也讓朱允炆參與解題。
“孫兒記下了!”朱允炆愣了一下,旋即領命一拜,
便帶著議題退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