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宗室人口多了之后,這次的調改也太過保守,
宗室們還是在漢地相互內耗,
還是得向外“打出去”,
說到底,
又繞回到錢糧不足這個根本問題上。
朱元璋眼眸微瞇,將奏本往桌上一丟,
“咱不是來聽你訴苦找原因的,咱要的是開源節流的辦法,”
“你們自己想也好,集思廣益也罷,你戶部必須牽頭找出策略,”
“否則,咱拿你這主官是問。”
“陛下?!這。。。”趙勉大吃一驚,
皇帝這分明是在耍賴!
“不必多說,先想出好點子,再講困難。”朱元璋揮揮手,不給他推脫的機會,
咱自己一時想不出搞錢糧的點子,
只能把問題,拋給
“是!”趙勉再接回了“大難題”,欲哭無淚,
本就不高的個子,因為“重壓”,顯得更加矮小。
······
議事結束之后,
眾高官退出御書房,
朱元璋斜靠在御椅上,見朱允炆在一旁收拾完奏本,想著考校一下孫子,
“允炆,朝廷開源節流這塊,你可有什么想法?”
“說來聽聽。”
朱允炆眉頭微挑,
皇爺爺果然會考孤難題,
幸虧孤讓黃師傅他們準備了一些治政、學識方面的材料,而且財稅方面也有列舉,孤不至于被動,
他放下奏本拱手說道,
“稟皇爺爺,孫兒才疏學淺,只能想到一個笨辦法,”
“就是不要急于擴建中都鳳陽。”
“說下去。”朱元璋立時眉頭微蹙。
見皇爺爺面露不豫,但還說話的語氣依舊平緩,
朱允炆繼續解釋道,“中都乃是我朱家故土,建好家鄉的確是我輩子孫之責,”
“然事有輕重緩急,眼下朝廷需要錢糧的地方很多,”
“中都現已是初具規模的中城,已經能滿足眼下百姓的需求,”
“所以臣孫想著可以緩一緩,等以后朝廷富裕了再繼續擴建。。。”
朱元璋嘴角微彎,點頭夸贊道,
“不錯!”
“這的確是一個穩妥的節流法子,”
“你能想到這一層,是用了心的,咱甚是欣慰。”
允炆行事偏穩妥,果然是一個守成之君的好苗子,
有標兒的影子,
很值得咱去扶立。
朱允炆見皇爺爺面露喜色,并夸贊自己,想著借機為自己的母妃求返,
“皇爺爺,說道鳳陽,”
“母妃探親已久,而且在那邊過年,”
“孫兒甚是想念,可否請皇爺爺下詔將她召回?”
朱元璋聞言,眼眸閃過一絲銳氣,
咱是想著調整掉東宮署官們,讓呂氏先遠離允炆,
變得更銳意進取一些。
但現在看來只實現了一半,允炆和林豪的結還是很深,
這呂氏畢竟是太子妃,
一直遠離京城,不利允炆的位份穩固,
還是得讓她回來才行。
讓允炆和林豪多走近,咱另想辦法,
看看能不能安排一些差事,讓他們一起辦。
想定主意之后,朱元璋淡淡地說道,
“準了!”
······
散班之后,
林豪就被宋忠拉到了金樽坊,
說是有一幫喜好文學的“朋友”,
仰慕他的文采,想認識一下。
換以前,
林豪一心求死,最討厭這種應酬,
但現在不同了,
他要廣結人脈,抬高自己的位份,引起皇帝真正的“忌憚”繼而成功求死。
當林豪步入雅間,看見一群黑臉大漢,起身朝自己見禮,頓覺無語,
這些人分明就是武官出身,
只怕連字都識不全,
哪里會懂文學?
這種攀關系的“切入點”,實在太生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