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行,就不要摻和了。”
朝臣隊列里的方孝孺,見林豪被兩王言語“夾擊”,頓覺渾身舒坦,
見皇孫用眼神和微動作,暗暗朝自己這邊傳來跟進的暗示,
他當即出列拜道,“陛下,臣也有奏!”
“敢問林大人,你的法子是想著去收取海貿商稅,”
“可是想收貿易稅,最起碼得有需求吧?”
“我大明,泱泱天朝上國,物產充沛,無所不有,”
“哪里會大量需要買海外番邦的東西?”
黃子澄也馬上跳出來助力方孝孺,說道,“臣附議方大人所言,”
“不僅是我大明百姓,不需要海外番邦的東西,”
“而且海外番邦也無福消受我大明的物產,”
“眾所周知,海外番邦民智未開,與野人無異,”
“他們有錢銀買東西嗎?還是拿石頭、貝殼、獸骨跟我朝以貨易貨?”
說著,他看向林豪,沉聲說道,
“林大人,陛下宅心仁厚,屢次寬赦你悖逆死諫,禍亂朝堂的行為,”
“可你不該仗著這份恩典,肆無忌憚地亂提諫言。”
黃、方二人起頭之后,
一眾文官們感應到“節奏”,紛紛出列,言辭激烈地抨擊林豪,
“臣也有奏,黃大人所言極是,商稅開源根本就是大錯特錯,朝廷想創收還是得重農,多鼓勵墾荒。”
“林大人分明就是在嘩眾取寵,一年就能保證國庫充盈?簡直可笑。”
“海禁涉及國防,林大人強行把它與財政開源說到一塊,完全就是驢唇不對馬嘴。”
“臣附議秦王所言,海禁是國防要策,關于大明社稷命運,哪里是能討論的?”
“沒了海禁,沿海百姓的安全如何保障?周王殿下說的對,林豪只顧著拍腦袋,一點不顧實際情況。”
“林豪又在非議國策,請陛下不要再姑息他。”
“言官的諫議奏事權被如此這般濫用,林豪這是在瀆職。”
“國有國法,林豪悖逆猖狂,必須得嚴懲。”
“。。。”
隊列中的趙勉,看著幾名操著南方口音的官員,在猛烈地抨擊林豪,心里開始變得沒底,
朝堂諸公反對解海禁的態度,
比老夫想象中的要堅定上許多,
秦、周等幾位殿下,還有黃、方等東宮系大人反對是因為他們痛恨林大人,在借機唱反調,
可是其他一些江南沿海出身的大人,卻是實打實地因為擔憂利益受損才站出來痛斥林豪,
像吏部右侍郎顧行峰,工部郎中陸守善,刑部員外郎莊云志等等幾人罵得最兇,
他們分別出自沿海的松江、寧波、臺州三府的大族,
海禁一旦被解除,對他們背后的家族可沒好處。
這個時候,老夫要是站出來附議林豪的諫言,
只怕要被一起噴死,
可是不出面表態,又是“臨陣脫逃”,
不僅林豪回頭會怪罪老夫,
老夫也沒給出應對陛下搞快錢難題的法子,
嗚呼,進退都是死,這該如何是好?
而林豪這邊,看著眾官員抨擊自己的聲調,一浪高過一浪,
可朱元璋卻是沉默著不表態,只覺萬分無奈,
老朱怎么又冷靜得如此陌生?
官員都烘托到這個份上了,他竟然又能忍住不爆發?
看來還是得靠我發動“嘲諷技”,
“哈哈哈哈~”林豪放肆的大笑聲突然響起,中斷了官員們抨擊聲。
方孝孺厲聲呵斥道,“混賬林豪!你悖逆成性,居然敢在御前狂笑?”
林豪在心里對方孝孺的“捧哏”,暗道一聲謝謝,
旋即掃視一眼眾官員,而后直視著御座上的朱元璋,大聲說道,“我極目所至,皆是目光短淺之輩,”
“為何不能笑?”
朱元璋頓時雙拳緊握,殺意彌漫,
這混球群嘲百官上癮,也就算了,
可每次都要帶上咱,
他咋就這般欠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