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依舊繃著臉,
這方案也算是孤親自參與定制的,還和黃師傅他們一幫人商討無誤,
自然不會有什么想法,
孤可是要靠這方案在皇爺爺面前長臉的,
“這方案,孤自然是認定可行的,”
“水軍護衛主航線,節約水軍的軍費支出,”
“而大戶特許經營,也方便我海關收取商稅,”
“一舉兩得,”
“孤記得林大人立過一千萬兩年稅收的軍令狀,”
“這等集中高效的方案,也算是幫你林大人定制的,”
“林大人,你還是趕緊簽了吧。”
聽到軍令狀,李景隆也是補充“拋出誘惑”道,“皇孫說的對,林大人,你想要完成軍令狀保命,非這方案不可,”
“一千萬兩商稅,也只有靠大戶們多加貿易,才能勉強接近,”
“如果到了年底結算,還有缺口,”
“還可以找這些大戶們預支稅收補上,”
“本公相信他們為了特許經營資格,一定會樂意的。”
“所以,林大人你還是快點簽吧。”
林豪頓覺哭笑不得,
不得不說,正常情況下,這倆貨的方案很是有誘惑力,
能省力高效地去沖擊軍令狀,
只是,
我志在求死,
壓根沒打算完成軍令狀。
而且,他們這一套方案,
完全就是為官僚和大戶為主利益團體而設定的,
解除海禁,不能惠及普通百姓,還解什么?
他們是又壞又貪,不是真的蠢笨,
我原想著“無為而治”,讓他們折騰,再掣肘他們的想法,要作調整,
我得堅決反著他們的方案來,
這樣既能觸犯他們的利益,還能完不成軍令狀,便于求死,
又能讓解海惠及大明的普通百姓,
一舉多得。
林豪想定主意之后,故作深沉地說道,
“聽了皇孫的解析,臣頓時明白了此方案的精妙之處,”
“不過臣覺得還是要讓為妙。”
朱允炆眉頭一皺,與李景隆對視一眼,說道,
“林大人的意思是先不要上奏皇爺爺?”
這廝不會又要耍什么花招吧?
李景隆也是不悅地說道,“這方案思路很是完整,讓
“還是不要耽擱,盡快奏稟陛下吧。”
林豪心中冷笑,
他們倒是急切地想讓老朱御覽,
這倒是可以利用一番,
我可以先認同,給他們一點“希望”,然后再翻臉不認賬,
這也是古代“權臣”搞政斗的基操,
算是我看書活學活用,
反正,對付朱允炆、李景隆這倆拖大明后腿的貨,我沒任何心理負擔。
“奏稟也可以,只能作為預案上呈給陛下過目,”
“最終方案,還是要集體商討才是。”
說著,
林豪迅速走到桌邊,拿起筆,在文書上畫了一個圈,并蓋上海關總辦印,
但他并沒有署上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