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等的就是皇爺爺的夸贊,
立刻拱手謙辭道,
“全賴皇爺爺恩賜辦差的機會,”
“孫兒也是跟著曹國公等大人們的旁邊學習。”
李景隆也趕緊回贈好話道,“陛下明鑒,皇孫對您的開源節流訴求理解透徹,并且很熟悉海關的情況,”
“是皇孫指出要在節約水軍軍費開支的前提下,快速便捷地給朝廷創收商稅,”
“所以臣等才能琢磨出了這套東西。”
“好好好!”朱元璋自然是聽出了李景隆有意奉承朱允炆,但他還是很受用,
一個上了年紀又偏私的老人家,總是喜歡別人夸贊自己的晚輩,
特別夸贊的對象還是最受自己寵愛的孫子。
朱元璋瞇笑著眼,
又將這份文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看到最后的批閱部分時,
朱元璋才發現上面只有圈閱標記和海關總辦蓋印,
有圈閱標記,又用了印,
這已然算是同意,
但是上面為何沒有林豪這混球的署名,還有審閱同意的附言?
他頓覺困惑,“這方案,林豪可是有什么其他想法?”
朱允炆眼眸一冷,看向李景隆點了點頭,示意李景隆先開口,
李景隆立刻會意,游說陛下的時候到了,
“回陛下的話,林大人的意思是這方案算是預案,先呈給您過目,”
“他已讓討過再正式實施。”
“在臣看來,林大人是認可此方案的,否則他不會圈印,但他又怕陛下不認可此案,所以才想著以預案行事呈奏。”
朱元璋撫著胡須,微微頷首,
的確是這么個理,
這混球雖然嘴上沒把門,但是辦大事還是有板有眼的,
“不錯,林豪是想著弄清楚咱的想法,”
“他背著軍令狀,而這方案又是最適合他接近完成目標的,”
“咱資歷尚淺,又突然擔起這等重任,咱也不含糊了,即刻允準了此方案。”
說著,
朱元璋便提起筆,在文書上批示“擬允準執行!”。
朱允炆得償所愿,與李景隆相視一眼,臉上滿是興奮,
孤這次長臉了,
這算是孤參政以來,第一次牽頭出成果,
可笑那林豪繞這么大一圈,
以什么預案行事呈奏方案,分明就是多此一舉。
卻見,
朱元璋一邊放下筆,一邊淡淡地說道,“這林豪也真是的,非要立下一千兩的軍令狀,”
“即使這方案順利執行,他也完不成啊,”
“回頭要是能有個三百萬兩商稅年收,”
“咱就找個由頭寬赦了他。。。”
朱允炆眉頭微微一蹙,
林豪獲得寬赦,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他當即決定給林豪使絆子,“是啊!林大人定目標時意氣用事,心里定然也是后悔的,”
“他現在也很著急地提升能力,”
“孫兒巳時到司衙報到的時候,他正在班房里,用功地讀書學習呢。”
巳時是辦差時間,
朱允炆故意點出自己報到的時辰,
意在讓皇爺爺知道林豪在班房里“開小差”,
朱元璋也是順利抓住了林豪的“黑點”,“讀書學習?他事務那么繁忙,還有空在辦差的時辰讀書?”
“他倒是很努力啊!”
“說說,他都看什么書?”
朱允炆嘴角微微彎起,“稟皇爺爺,林大人看的都是人物傳記,像曹操、司馬懿三父子的本紀,還有霍光、宇文護、李善長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