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勉貶官這陣子,戶部連最基本的及時撥款都做不好,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朱棣本想打定了主意,安安靜靜地做一個“透明人”,不引起父皇的注意力,
但想到能讓朱允炆吃癟,
他也按耐不住開口附議林豪的諫言,“父皇,諸位兄弟和林大人說的有理,”
“戶部需要有能之人來管,”
“目前看來,郁新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于,他右侍郎的資歷有欠缺,那并不重要。”
朱元璋本想訓斥林豪狂悖,逾矩提薦高官,
可聽完兒子們“幾乎一致”的表態,
他已顧不上訓斥林豪,只是皺眉看著奏疏上“郁新”的名字,陷入了深思,
林豪這混球與郁新素無瓜葛,這般貿然提薦,與他跟卓敬之間的私怨脫不開干系。
不過,這郁新的確是一個有才能之人,
整個戶部就屬他最懂如何管理財稅。
而卓敬雖然是左侍郎,且學識廣博,
但他并不專精于財稅,
咱當初將卓敬從宗人府經歷的位置上,把他提拔為戶部左侍郎,也是出于歷練的考慮,想著找機會再提拔他做一部的尚書,
趙勉近期因罪被咱貶官,正是咱提拔卓敬的好時機。
可當下又是咱解海收稅方案實施的關鍵階段,
需要戶部和海關司緊密協調,
更懂財稅,又與林豪沒矛盾的郁新,確實是當戶部尚書的最佳人選,
不過,咱還是得先想辦法安置好卓敬,再正式提拔郁新。
“爾等說的都有道理,”
“戶部尚書一職補缺的事,咱會盡快安排,”
“這樣吧,即刻起,戶部與海關司財稅協調的事,就由郁新全權處理。”
林豪眉頭微挑,
老朱說的是,補缺戶部尚書,而不是說提拔卓敬,
而且還直接讓郁新和我接頭辦差?
老朱他這是聽取了我的諫言了?
他什么時候變得那么“虛心納諫”了?
他不是應該先猜忌我的動機,再劈頭蓋臉地訓斥我逾矩么?
這太不合理了!
秦、晉、周、寧等四王聽到父皇的話,卻是神色復雜,
聽父皇的意思,是不打算提拔卓敬了,
允炆無法掌控戶部是好事,
可父皇卻是對林豪這廝過于“言聽計從”,
居然連高官的人事安排都聽這廝的諫言了,
得想辦法壓一壓這廝的氣焰才行。
朱棣頓感詫異,
想不到林豪在父皇心目中的份量如此之重,
幸虧孤不像其他兄弟那般,始終與他交好,
這個“善緣”結得值,
孤還得找機會多鞏固才是。
見兒子們和林豪俱是呆愣不語,朱元璋皺眉問道,“怎么?”
“咱這安排可有問題?”
“林豪,你說說。”
林豪回過神來,拱手說道,“問題自然是有的,畢竟陛下您沒有直接采納臣的諫言,提拔郁新。”
“不過,這安排也在臣和海關司能接受的范圍內,”
“畢竟,跟‘懂行的’官員打交道,事半功倍。”
“臣謝過陛下。”
旋即,林豪話鋒一轉,
“戶部人事安排無誤了,可海關司預算費緊缺是現實問題,殿下們說讓臣自己想辦法,”
“臣剛剛又想到了一個主意,想請陛下的旨意,”
“臣建議組建官營海貿商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