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我都還沒想好如何應對老朱的“異常”表現,
“友軍”又來“搗亂”了,
有第一個,馬上會有第二個了。
果不其然,
第二個“友軍”楊彥,也出列站到林豪身邊,
“陛下英明!”
“采納林大人這套對等賞賜藩屬國的諫言,正是朝堂務實的重要一步,”
“臣想在這里幫林大人求求情,”
“他平日里是溫文儒雅的,極度自律之人,”
“極重的言官使命感,讓他對一切弊端深惡痛絕,所以一上了朝堂,他就這般鐵骨錚錚,”
“還請陛下和諸公多多理解和擔當。”
林豪生無可戀,
楊練生真是人才,說話好好聽,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此秀兒,
馬上會有第三個“友軍”站出來“搗亂”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燕王。
這局求死,我還是直接放棄吧,
“友軍”朱棣,見保林豪的時機已到,邁出一步,出列跟進說情,
不經意抬頭之際,
卻對上父皇那雙深幽如潭的雙眸,頓時虎軀一震,
父皇,這眼神怎么這么冷?
孤又哪里招惹他了?
算了,
有任大人、楊大人幫林豪說情,
父皇又想抬舉他,
孤就先不出頭了。
御上的朱元璋,見兒子又收回腳步,低垂下頭,打消了出列的念頭,心中冷哼一聲,
算你老四識相。
這時,
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卓敬,走出隊列躬身拜道,“陛下,臣覺得您采納林大人的對等賞賜藩屬國之策是對的,”
“可林大人這份章程的賞賜標準擬定,卻是有大問題。”
林豪見本該出場的“友軍”換人了,而且是“敵軍”卓敬轉了立場,在幫自己說話,頓覺詫異,
但聽到卓敬又質疑自己的章程時,又是一陣心安,
原來人家依舊還是“敵軍”,
只是人家的策略是先肯定你,然后再否定你,讓最終否定你的論調更加有力度。
朱元璋淡淡地問道,“什么大問題?說來聽聽。”
“是!”卓敬躬身一禮,轉頭看向林豪,“林大人,你說的口口聲聲說應該對等貢品價值進行賞賜,”
“可是你擬定的標準,卻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你這章程里的大部分藩屬國賞賜,標準出入不大,本官就不說了,”
“可像這高麗國的貢品,估價五百兩,你定的回賞絲綢千匹,按價格,我大明這邊明顯要多支出約二百兩銀,”
“而回賞安南國瓷器百余件,也明顯也有超支百兩,”
“那爪哇國也是離譜,他們的貢品才值幾個錢?你居然給他們十艘運輸船,這回賞都幾十倍不止了。”
“最最離譜的是東瀛國,他們給的貢品最貴重,你卻賞賜書籍,這學識無價不假,但也不能太無貴物回賞吧?”
“你口口聲聲說對等價值,要講公平,”
“可你看看,唉!”
“陛下和大明的臉面,險被讓你給丟了。”
卓敬的話音剛落,
幾名官員立刻出列附議,
“卓大人說的對,林大人的章程有重大錯誤,”
“邦交禮儀出現如此紕漏,幸虧卓大人發現及時,否則我上過的臉都丟到外番了,”
“林大人沒用心辦差,當懲戒。”
“。。。”
朱元璋聞言,也立刻拿起章程文本,
越是細看,
他的臉色越發炭黑,
這混球,辦的是什么糊涂差啊?!
卻聽,
林豪大聲反駁道,
“諸公,可懂什么叫統戰價值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