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臣還從我東瀛大商處,征調來大筆錢銀、美酒、美食、美人等等相贈,”
“奈何此獠毫無道德底線,”
“只收禮不辦事。。。”
“雖然臣此番朝貢不利,”
“但始終不忘終極使命,為我東瀛商戶居中牽線,爭取更有利的海貿政策。”
“為此,臣已經聯系了大明諸多貴人,達成合作意向。”
“此獠的存在,只會讓臣更加專注于為我東瀛效命,”
“臣之忠心敬上,愿將軍大人萬安!”
朱元璋翻看完最后一頁稿紙,將之放置在桌案上,臉上浮現出茫然之色,
“這份文獻的內容,看上去的確是能對應地上咱洪武朝發生的事,”
“眼下東瀛在我大明的使節好像就是叫中川智貴,”
“林豪也的確是極端仇視東瀛,”
“咱這頭也沒查出什么原因。”
“只是他這奏陳表,怎么對一個什么足利將軍稱臣?”
“不應該是懷良國王嗎?”
多年前,朱元璋的大明剛和東瀛接觸時,
當時的東瀛執政是懷良親王,
但是由于對東瀛情況的不熟悉,
大明朝野誤以為懷良就是日本的國王,
后來實施了海禁,
雙方之間的聯系幾乎斷絕,
以至于現在朱元璋對東瀛的認識,還停留在海禁之前。
三位后世子孫也是困惑地搖了搖頭,
他們這些后世皇帝,
也沒把東瀛太當一回事。
朱載垕拱手說道,“臣孫聽說東瀛的制度,和咱大明有些不太一樣,”
“好像是大臣在當家,”
“具體的,臣孫也沒去了解過,”
“像這種被權臣以下制上的朝廷,臣孫不屑于知道。”
朱元璋聽到朱載垕說“沒了解過具體的”時,眼眸立時一寒,下意識地想開口訓斥,
但又聽到“以下制上,不屑知道”時,他又變得緩和,
“的確如此,”
“被大臣們牽制的朝廷,”
“哪里會有什么前途?不了解也罷。”
朱由檢父子聞言,瞬間面色一紅,不約而同地低垂下了腦袋,
老祖宗是在點我父子二人啊!
朱元璋沒有注意到他們倆的反應,繼續說道,“今日的記錄,咱已經了解了,”
“回去之后,咱自有計議,林豪的那啥過勞死疑案,絕對不會發生。”
“不過林豪的事,事關咱改造大明后世,”
“爾等得加緊力度去查他的記錄。”
“老四,你回去好好問問身邊人,梳理林豪的線索,”
“爾等三人這段時日,就多查外邦的相關線索。”
······
偏殿會晤結束,
朱元璋坐著步攆,
回到了御書房,
只見,
兩紅一青三道身影,正在院中候著,
兩道緋紅身影是刑部尚書楊靖,還有錦衣衛都指揮使宋忠
而青色身影卻是林豪。
朱元璋眉頭微挑,
他們能湊到一塊,
必定是來通稟碼頭倭寇刺殺一事的,
這林豪真的變主動了,
但這對咱,對他自己來說,
可不是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