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開口說道,“由校,先不要說話了,坐著好好休息一下,”
“回去之后,立刻找太醫好好診療,不得胡亂吃藥,這是旨意!”
不等朱由校回話領命,
朱元璋又看向朱棣,語氣嚴肅道,
“老四,你剛才說林豪又怎么了?”
這逆子,剛才分明又想借機編排咱一通,
不過有由校在,他沒有得逞,
得給這娃子記一功。
朱棣想起自己原本要編排父皇,也是面色一肅,“父皇,錦衣衛從兵部的舊檔案里,找到了林豪隨水軍出海的記錄。”
說罷,他將手中的稿紙,遞到父皇手里,
朱元璋眉頭一皺,
隨水軍出海?
他這身子骨,咋出海?
不過兵部的記錄,屬于朝廷中樞的文檔,準確性還是有保證的。
朱元璋帶著疑惑,接過稿紙,開始閱讀起來,
“洪武二十六年夏,”
“陛下突然以強化海上戰力為由,指派海關緝事隊提督林豪,親領麾下擴隊整編完畢的緝事隊,出海與水軍主力匯合,掃蕩倭寇...”
“...林豪一出海就水土不服,但其克服自身的困難,展現出了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親自指揮緝事隊,從江浙水域,一路向南打,面對倭寇連戰連捷,”
“然林豪身體實在虛弱,在漳州巡視港口時病發,休養多時未見好轉,”
“陛下親旨派新式運輸船,接林豪回京城治療,”
“途徑溫州海域時,遇上風暴,只得靠岸,”
“最終,林豪耽誤治療,多種病癥齊發殉職!”
“遺體就地安葬!”
“陛下感念其功勞,賜謚號‘恭壯’,沿海百姓稱頌其為‘海上守護神’,”
“。。。”
看完稿紙內容,朱元璋連連眨眼,驚喜和困惑之色,在他的臉上交織著,
這混球一個文官,居然懂得軍事指揮,
還能領兵保境安民,
看來他會的東西,比咱知道的還要多,
這般白白發病而死,實在太可惜了,
只不過,
咱為啥要派他領緝事隊出海啊?
沒有道理啊!
咱根本沒這想法,
到底哪里出問題了?
朱元璋茫然之際,
推門聲再度響起,
隆慶帝朱載垕手持一份稿紙,快速步入殿內,
像朱棣一樣,他習慣性地朝主位行禮,“臣孫朱載垕拜見太。。。咦?這不是!”
又又占了一把祖宗大便宜的朱由校,只覺身軀一震,精力更盛,立刻跪地行禮,“臣孫朱由校拜見隆慶爺!”
朱載垕反應過來,
這是大明的后世皇帝,
正要開口問話,
卻聽,朱元璋打斷道,“認親的事,慢慢來!”
“你手里的稿紙,可是林豪的新記錄?”
朱載垕轉向太祖爺躬身一拜,奉上稿紙,說道,“回太祖爺,是的!”
“錦衣衛在漳州的海邊鄉下,發現了疑似林豪的雕像,”
“臣孫來晚,是在摘抄相關紀錄。”
朱元璋眉頭微挑,
這混球都有人給他立像了?
他接過稿紙一看,
“《月港民俗通志》?”
“雕像名曰‘海王像’,據傳是為供俸的洪武時期名臣林豪而立,”
“林豪?”
“他是海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