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疏議之番椒溯源》?”
朱元璋翻開第一份稿紙,看著上面的標題,面露疑惑地問道,
朱常洛拱手一拜,
“太祖爺,這份記錄是臣孫泰昌朝的廠衛,從工部的屯田清吏司封存的舊密檔里找出來的。”
朱元璋臉上的疑惑未減,“屯田清吏司?”
朱常洛道,“是!”
朱由檢見父皇沒有回答到點上,趕緊補充道,“老祖宗,屯田清吏司就是您這會的屯部,”
“您是在洪武十三年改屯田部為屯部,之后又在洪武二十九再改為屯田清吏司。”
朱元璋面露恍然,“原來如此,”
“是咱之后進行了衙部構架的革新啊。”
旋即對朱由校由衷地夸贊道,
“由校,你提醒的好。還是你有心啊。”
朱常洛也對自己的好大兒,投去感激的目光,
洪武朝的一些政務細節的事項,校兒竟然都弄得清清楚楚的,
為了討得太祖爺的圣寵,
校兒他是做足了工夫,
這一點,朕自愧不如啊!
養一個好兒子的作用,這會算是體現出來了。
朱元璋繼續往下讀《洪武疏議之番椒溯源》的內容,
“洪武二十六年冬月中,太祖皇帝于早朝上親自宣講其多年私下探究農術之心得,”
“群臣莫不拜服,將太祖的農術心得稱為‘太祖神農術’,”
“周王橚、左春坊大學士林豪,將太祖神農術運用到番椒培育之中,大獲成功。”
“朝野上下一致認為當施行番椒專營制度,以獲取更多的財政收入,”
“林豪以農作物當惠及天下為由,提出反對,”
“太祖皇帝雖不情愿,但最終采納其諫言,”
“最終番椒在民間大面積推廣開來。”
“尤其是云貴(注一)、蜀地等西南地區,濕氣重,當地百姓好食辣祛濕,番椒成為重要食材,”
“百姓們感念太祖皇帝、林豪之恩德,將祭拜灶神時,常將林豪附祭(注二)。。。”
“注一:相傳云貴番椒大范圍推廣種植,主要得益于周王橚于洪武三十二年被發配云南。周王橚受太祖皇帝影響,逐漸癡迷于草藥和農術的研究,在云南期間以種植草藥和作物為樂。”
“注二:太祖皇帝民間不得私祭,故百姓只得附祭林豪。”
“。。。”
看完《洪武疏議之番椒溯源》的文字內容,朱元璋并沒有急著去看另外兩份新記錄,而是將稿紙往旁邊的桌上一放,
旋即朝朱常洛看去,
“根據這份記錄,辣椒也就是番椒,在咱洪武朝就成功全面推廣開了?”
朱常洛拱手道,“是!臣孫看到這份記錄時,還特地問了左右宮人,他們皆知道番椒的存在,”
“還說食用番椒的習慣,民間自古有之,只是吃完易出汗,有失威儀,宮里不怎么用番椒作佐料。”
“臣孫還特地讓人查了一下朝廷所有與辣椒相關的檔案,”
“上面對辣椒的種植情況也是作常態化記錄,說明辣椒的種植和食用,民間早已普及,”
“相信父皇,還有皇祖們,回去查檔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朱元璋微微頷首,
看來辣椒是培育成功了,
不枉咱辛苦地記下由校呈遞上來的番椒種植術等內容,
只是,
辣椒這么好的稀缺香料,
咱該搞種植專營才對,
怎么就聽了林豪的諫言,在民間放開推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