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調查文書內容做不得假,看來這份新記錄的內容是很有參詳價值的。
想不到咱大明的京城,發生過大爆炸,
而且在咱洪武兩百年之后的天啟朝也發生過,
這可不是小事,
咱得好好了解情況,做好預防。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朱元璋趕忙繼續翻讀稿紙內容,
“...我大明歷史上,兩京共計發生過兩次大爆炸,”
“與我朝天啟六年的大爆炸,炸毀王恭廠火藥庫周圍約四里地,死亡人數過萬的大災難相比,”
“兩百三十多載之前的洪武二十六年冬月中旬的南京城大爆炸,影響相對較小...”
“其引發的原因,在于明教刺客,私制了大型霹靂彈,意圖在下早朝的時候,在皇宮西南的柳樹街,行刺左春坊大學士兼海關司總辦林豪,”
“由于刺客的行蹤,被錦衣衛先一步洞悉(注一),刺客計劃未能成功...”
“面對錦衣衛的圍捕,”
“刺客直接將引燃、拋擲他們私制的大型霹靂彈作反擊。”
“經過激戰,”
“刺客大部分被殺,首領受傷被生擒,”
“錦衣衛死傷過百,”
“整條柳樹街的房屋幾乎被炸毀,”
“百姓們由于懼怕錦衣衛的兇名,在抓捕行動開始時,就已經四散逃竄,故死亡人數為零,只有被砂石瓦礫濺到,受輕傷...”
“此次京城大爆炸之后,”
“林大學士奏請加強了對火藥的安全研制管理,主張將設置在城內的軍器局搬遷至秦淮河畔,以作防范,”
“還主張寬赦刺客首領,以用其火藥彈制作之才,”
“但因為有宗室親王、朝廷高官、京城大戶的物產,被刺客的大霹靂彈炸毀,”
“故朝野上下一致主張嚴懲刺客首領(注二),”
“故林大學士的所有相關諫言,未能被太祖皇帝采納,”
“以至于我大明對火器的生產制作管控,未能引起最高程度的重視,”
“也影響了洪武朝之后火器的長遠發展。。。”
“注一,根據內廷諭令記錄,錦衣衛是受太祖皇帝臨時親旨加強皇宮至太醫院區域的排查,才提前破壞了明教徒的柳樹街刺殺計劃。”
“注二,據錦衣衛檔案解密,刺客首領在林大學士力保之下,暫時保全了性命,但因為大爆炸時錦衣衛傷亡嚴重遭到記恨,錦衣衛看守人員借機將其縊殺。”
朱元璋看完所有的內容,將稿紙遞給了朱棣,
旋即看向朱由校,有些關切地問道,“天啟大爆炸這么嚴重嗎?”
“竟然波及四里多的區域,還死了這么多人?”
朱由校面色凝重,“是!”
“那地方就在內城,當日的爆炸,臣孫的皇宮大殿都在晃動,”
“臣孫的太子也受了驚嚇,不久便身故了。。。”
說到這里,朱由校的語氣變得哀戚。
朱元璋長嘆一聲,他不知道怎么去安慰這個自己中意的十一世孫,而是直接說出自己的補救辦法,“咱回去就下圣旨,讓軍器局注意火器的生產管控,把它們遷到城外去,”
“還要把這道旨意寫入祖宗之法里,”
“從頭上,去避免大爆炸的發生。”
一眾后世皇帝也看完了這份《洪武京城大爆炸考證》的內容,
身為天啟大爆炸親歷者的朱由檢,朝著朱由校拜道,“還請皇兄節哀,”
“有老祖宗出手,炅兒一定能健健康康地長大。”
“請皇伯節哀!獻懷太子可以挽回矣。”朱慈烺見狀也跟著拜道,
他知道自己的父皇已經很不愿去扛起大明的社稷,
但他雖不認同父皇的心意,但身為后世皇帝,他沒有資格去提出抗議,只得違心地跟著表態寬慰。
當輩分最低的“孫”皇帝,實在太難了,
可朕還是想當,
否則豈不是白白在這里受了這么多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