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恕罪,”
“兒臣只是教導高熾一時著急上火。”
朱棣“誠摯地”拱手一拜,向朱元璋致歉。
朱元璋冷哼一聲,“你老四不要有了一點進步,就巧如簧舌,”
“自己沒做到的事,卻要求高熾去做。”
“后世新記錄反饋咱已經清楚,”
“咱得盡快去作京城大爆炸的善后應對,”
“后世的政務難點,你來幫他們處理。”
言畢,
朱元璋邁步向著門口走去,
一眾后世皇帝齊身拜道,“恭送太祖爺。”
待關門聲響起,
朱棣扭頭冷冷地掃視全場一眼,
目光不出意外地落在了朱高熾身上。
朱高熾饒是已經做好挨訓得準備,
身軀也不由自由地發顫,
眼前的父皇,
堪稱牙尖嘴利,
在新記憶里,屢屢打罵得自己毫無招架之力,
比以前自己當太子時的父皇難應付多了。
沉默了片刻之后
朱棣還是決定回自己永樂時代,用鞭子來收拾太子,更具教育意義,
“你來幫他們處理政務,”
“朕回去幫朱由校預處置王恭廠火藥庫的事。”
“兒臣遵旨!”朱高熾才不管王恭廠什么事,趕忙先把父皇送走再說。
待關門的聲音又一次傳來,
朱高熾再也繃不住了,癱坐在了地上。
“洪熙爺!”
“老祖宗,您小心點。。”一眾后世皇帝趕緊圍了上來,滿臉同情地查看朱高熾的情況,
國史記載,洪熙爺不為太宗皇帝所喜,
這些時日接觸下來,
何止不喜?
簡直都算得上厭棄了。
同樣不為自己父皇所喜的朱見深、朱常洛二人,更是感觸更是深刻,
朕非常不受父皇的待見,
但比起洪熙爺,
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啊。
朱高熾淚流滿面道,“朕當太子時,都累成那樣了,你們的太宗爺就是不信朕,”
“現在朕登基了,來了偏殿,他還是不信朕,”
“朕這皇帝也不當了,朕讓老二他當,”
“下次父皇來,朕就讓他回去廢了朕。。。嗚~”
一眾后世皇帝皆是錯愕加惶恐不已,
合著朕等的皇位,直接從根上被抄了,
“洪熙爺慎言!”
“老祖宗您放寬心啊!”
“是啊!二十多年的當太子時光都熬出來了,為了大明社稷,您可不能氣餒啊!”
“老祖宗,太祖爺可是看好您的,”
“那漢庶人,啊,不是!那漢王不懂文治,哪能和您比?大明需要會理政的仁君。。。”
聽到有人提及被宣宗皇帝廢殺了滿門的朱高煦,
一眾后世皇帝頓時一顫,
剛才差點說漏了土木堡之變,幾近鬧得局面無法收拾,
現在還敢提這種前朝的皇家內訌丑事,
這是嫌朕等“孫皇帝”,受的罪還不夠多么?
一眾皇帝紛紛左右張望尋找“罪魁禍首”,
但發現是輩分最高的朱見深,說漏的嘴時,
他們只得低頭噤聲,用沉默表示不滿。
好在朱高熾剛剛處于最傷心的時刻,也沒注意到“漢庶人”三個字,
“你們說的對,”
“大明需要會理政的帝王,老二他跟老爺子一樣,只愛軍事征伐,不好治政,”
“朕得振作起來,不能讓皇爺爺拼命改變歷史留下的基業,毀于一旦。”
“快!”
“娃兒們,扶朕起來,”
“把剛才的事,和朕細細說來,朕再幫你們理政。”
一眾后世皇帝聞言,只覺又喜又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