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想著找茬,搞個大事件,
還順帶著把咱批評一番,
好人都他來當,好話他說盡,
咱堂堂皇帝,就白讓他擠兌?
憑什么?
咱不能太過縱容這混球了!
朱元璋渾身氣血翻涌,再度將關于朱允熥涉及販售黑貨案的密奏,丟到了御桌上。
片刻之后,
朱元璋長嘆一聲,
想要護著允熥,
咱還是得先用這混球的“詳細查證”的拖延辦法,
還是暫時不和這混球過多計較了。
他提筆在白紙上,寫下一道旨意,
“著令燕王在休養之余,牽頭刑部,緩步詳盡地審辦販售黑貨案。”
老四被咱強制晾到林豪身邊許久了,
讓他探聽林豪的事,辦的還不如高熾,
一天到晚,不是去練武,就是去狩獵,
正好可以把案子安排給他,
讓他慢慢地去審辦。
在偏殿里,他一個勁地說允炆苛待皇叔們,
咱倒要看看他沒篡位的時候,會怎么對待侄兒。
朱元璋打定主意,放下了筆,蓋上自己的大印,
“來人!”
“傳旨給燕王。”
小玄子領命,拿著旨意退了出去。
剛剛忙完所有事項,
皇宮報時的鐘聲傳來,
朱元璋伸展懶腰,心中念叨道,
得太廟見那幫不孝子孫了,
可允炆去辦事,怎么還沒回來?
他正欲差人去催促,
只聽一陣腳步聲傳來,
朱允炆匆匆跨入內間,躬身行禮,“見過皇爺爺,孫兒回來。差事都辦好了。”
“允準緝事隊審訊明教刺客獲取大霹靂彈制作法、國子監招募職方部專職太學生官員、加快辣椒培育等奏疏的批示,已經傳下去。”
“另外,加強火藥和火器管制的諭令,工部、兵部、都督府等衙部,臣孫也親自宣到位,”
“因為這道諭令,要寫入祖訓,圣旨也讓翰林院去草擬了,他們定文之后,會盡快呈奏上來。”
“還有,讓軍器局搬遷到外城旨意,工部和崇山侯已經領旨,他們會盡快跟進執行。”
“相信京城大爆炸這等意外事件,以后絕對不會發生了。”
在朱允炆看來,
皇爺爺將嚴管火藥和火器的旨意寫入祖宗之法,又指令急速搬遷軍器局,
雖然有些過度了,
但在京城發生大爆炸的背景下,
這番操作,也能理解。
朱元璋頷首道,“甚好!一定要從根上,杜絕此類事件的再度發生。”
這樣一來,
后世的天啟大爆炸,絕對不會再發生,
咱也算實實在在地幫到了由校。
朱允炆從袖中掏出一沓稿紙,
“您給的太醫院診療醫案,都是臣孫之前謄抄過的,”
“在傳旨的路上,臣孫已經謄抄完畢,”
“請皇爺爺過目。”
前面奏報的政務事項,算是正事,得急辦,
朱允炆可以理解,
但皇爺爺把謄抄醫案的事,也當做正事,要求急辦,
他很是不解,
畢竟這些醫案,他之前已經謄抄過一遍了,文稿應該還在才對,
可為討皇爺爺歡心,
這種莫名其妙的旨意,
他只得不折不扣地完成了。
朱元璋接過朱允炆呈上的稿紙,簡單地翻看了一下,
肺疾、虛癥、固腎壯陽等等,都齊了,
字跡工整,條目清晰,
不錯!
雖然今日朱厚照才給咱醫案,
咱先一步把其他鱉孫的診療醫案,先給他帶回去參詳,
這叫未雨綢繆。
朱元璋收起稿紙,放入袖中,站起身,
“這些差事,你辦得很不錯!咱很滿意。”
“時間差不多了,咱得去太廟祈福了。”
“御桌上的東西,你收整一下,就回去吧。”
在他看來,朱允炆的輔助理政差事,辦得很是盡心,
各種御用的文書,分類收攏得很清晰,
自己總能很輕松找到所需,
所以,
朱允炆自然也領銜了收整御書房文書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