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火器乃是我朝武器機密中的機密,不方便遷到外城,”
“只是沒想到兩百年后會發生大災難。。。”
朱元璋右眉微挑,冷哼一聲,
老四這個解釋,的確是說得過去,
只是他這副申辯的嘴臉,
怎么越看越像林豪那混球,
同樣的一本正經,似是胡說八道,但總能說到點子上,
讓人無法很好地進行駁斥。
見父皇的面色稍緩,
朱棣知道自己的話語起效果了,遂繼續說道,“但為了長遠計,兒臣也沒忘昨日在偏殿里的承諾,”
“回去之后就下了嚴旨,將王恭廠軍器廠搬遷到城外,”
“朝臣們不敢違逆兒臣的旨意,應該也執行了。”
“只是,”
“后世卻沒有正向的反饋,兒臣也很是不解。”
朱元璋撫著胡須,“你也下了旨搬遷的旨意了?”
“后世卻沒有動靜?”
“這是怎么回事?”
“難道是后世朝廷又搬回去了?”
“怎么會如此不作為?”
說著,他抬眸掃向其他后世皇帝。
天啟之前的一眾后世皇帝,
感受到冷冽目光帶來的威壓感,紛紛雙腿發顫,
朕等是造了什么孽?
做了這“孫皇帝”。
朱棣趕忙補充解釋道,“父皇誤會了,不是他們不作為,”
“他們回去之后,也按昨日的承諾,下旨搬遷王恭廠軍器廠,”
“可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狀況,”
“還是讓他們自己說吧。”
有了太宗爺的說項,眾“涉事”的后世皇帝頓舒一口氣,
太宗爺心里還是關愛朕的。
朱高熾知道自己的洪熙朝,首當其沖,
趕緊抬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挪動肥胖的身軀,出列一拜,
“皇爺爺,”
“根據臣孫的新記憶里,”
“父皇的確下了旨搬遷王恭廠軍器廠,連城外的新址都選好投產了,”
“可因為北擊元人和南方用兵,需要很多火器,”
“原本新替舊的搬遷方案,被執行成了兩個軍器廠同時在運行產出火器。。。”
朱元璋撫著胡須,微微頷首,
軍事需求大,有兩處軍器廠,能同時生產火器,
的確沒有理由直接關停一處。
見皇爺爺面色緩和,朱高熾繼續說道,“雖然天啟朝的爆炸發生,離臣孫的洪熙朝也有近兩百年,”
“但為后世計,臣孫也還是下了嚴旨,關停王恭廠軍器廠,”
“可結果還是沒能改變。”
說著,
他將目光投向了朱見深。
朱見深知道該自己交代了,在朱元璋發問前主動立刻出列一拜,“老祖宗容稟,”
“臣孫回去也詳查了王恭廠軍器局的相關情況,”
“在洪熙爺的關停旨意,的確是執行了,”
“可宣德朝因為戰事需要,又重啟了王恭廠軍器廠的運作,恢復內外兩處軍器廠并行的情況。”
“后來到了正統十四年十月的時候,城外軍器廠因為運行不方便,被關停了。。。”
說到這里,
朱見深聲音有些微微發顫,
朱厚照等七位后世皇帝,也下意識地咽了咽喉嚨,
哪里是運行不方便才關停的?
分明是瓦剌人打到京師,
英宗爺來叫門了!
這等丑事,當事人不在場,可不能讓老祖宗們知道。
但是怕什么來什么,
只聽,
朱元璋淡淡地問道,“咋會運行不方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