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當世大儒,見識卓著,讀過的書比你認識的字還多。
你一個這十幾歲的年青人,卻說我們大難臨頭
可笑
太傅袁隗呵斥道“家國大事,豈是你一個少年可以隨意妄言”
“太傅所言極是”
“年青人還是要跟著前輩多學習學習”
雖然劉昊以仁義之名融入了這個圈子,但也不代表眾人就對他言聽計從了。
蔡邕皺眉抬手,緩緩道“你對天下大勢,有什么見解”
看著蔡邕鼓勵的眼神,劉昊不慌不忙,起身行禮。
古代就這一點不好,各種繁瑣禮節。
等到行禮之后,劉昊才淡淡說道“各位師長,有沒有聽說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
在座大儒不由皺眉。
這小子是什么意思,難道是在考驗我等才學
這則故事出自戰國策,我等飽讀詩書,又豈會不知
不過他們也沒有說出來、
劉昊卻長身而立,不緊不慢地說道“我曾在河邊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它們倆都想置對方于死地,誰也不肯放開誰。”
“結果反而被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
起先,還有大儒心存不悅,這么簡單故事,誰不知道又有什么可說的
有人想要等劉昊說到一半,組織言語反擊劉昊。
但是等劉昊說完這則故事,卻心里感覺不對,竟然沒有一個人說話
靜寂。
死一樣的靜寂
廳里的氣氛,好像凝滯了一般,簡直針落可聞
大多數大儒,已然陷入了沉思當中。
此時能坐在屋內的,都是人中精英,官場老狐貍,哪有無能愚蠢之人
王允眼里異光一閃,首先領會過來,嘶聲道“你言下之意,大將軍與十常侍便是鷸蚌,而董卓卻是漁夫”
“不錯”
劉昊點頭稱是,肅然道“王大人見識非凡,十常侍掌控朝綱多年,根基深厚,蹇碩更是掌控了禁軍大將軍何進手下縱然有兵權,卻顧忌前后,此時雙方勢力,達成了一個默契與平衡。”
“如果西涼董卓加入到這一場角力中來,平衡立即就被打破,董卓邊陲蠻夷,本性殘暴,手下二十萬鐵騎兵強馬壯,乃是真正的虎狼之師,平羌定邊所向無敵。”
“如果放他入京,大將軍與十常侍兩敗俱傷,絕對沒有能力制衡他,各位想過沒有,到時候的洛陽,會是什么樣的局面”
劉昊鏗鏘有力的聲音,如同雷鳴,震得廳內眾位大儒們耳膜生痛。
眼睛遽然收縮
心臟也是砰砰砰亂跳,如同擂鼓一般。,,。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