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的西域,是對今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在這片廣袤的西域大地上,活躍著大小五十多個國家,隨著不斷的相互征戰與吞并,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后存在有三十六個國家,后人稱之為「古西域三十六國」。
「古西域三十六國」與現代具有嚴格的組織機構和政治意義的國家不同,它所區分的是一些以綠洲或草原地域為單位的部族或民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以生產為單位的某種生存方式。
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龜茲、焉耆、若羌、樓蘭、精絕、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后國、單桓、蒲類、蒲類后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后國、車師
尉都國、車師后城國等國,除此之外還有烏孫、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個西域國。
這便是西域三十六國的我所知道的大概信息,而后我便將之緩緩的復述了出來。
老和尚聞言,緩緩的點了點頭,對我的說法很是認同,而后才夸贊道:「不錯,小施主,對歷史了解的還算透徹,但是不知道地理怎么樣啊?」
我有些懵,隨即問道:「大師父什么意思?」
老和尚想了一下,才從頭對我道:「若是光知道歷史,不知道地理,那你可寸步難行啊,我為什么會問你西域三十六國的情況,而我剛才也說了,西域記史里面記載了蘊神陰陽芝最后一次出現,而地方就在西域三十六國,你覺得我說這些是什么意思?」
我猛然一下反應了過來,而后一拍大腿說道:「我明白了,蘊神陰陽芝最后的消息出現在西域三十六國之中,而誕生蘊神陰陽芝的環境現在找不到了,所以唯一的機會,就在西域三十六國之中,而想要得到這個機會,只能進入戈壁沙漠之中!!」
老和尚點了點頭,欣慰說道:「沒錯,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這也是其最大的難點,因為西域三十六國雖有記載,但是其繁華之時,也只是在西漢至唐,而且行蹤不定,大多數都曾經泯滅在時光長河之中了,連曾經的國家遺址都很難發現,更何況其中記載的某樣東西呢?」
我再一次陷入了沉默,老和尚說的對,對于西域三十六國的認識,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甚至都只是聽說過這么一個名字而已,對于其了解,幾乎沒有,更何況如果要是踏入那片土地,尋找一樣東西,更是兩眼一抹黑,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思索了半天,我才堅定的對著老和尚說道:「沒關系,大師父,不管在難,我都要試試,你且跟我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蘊神陰陽芝的全部信息,我也好早做打算!!」
老和尚敲了敲旁邊的飲水機,示意我幫他倒杯水,我也不敢怠慢,連忙行動,為了顯示謙恭,還特意幫他泡了杯茶葉,老和尚接過之后,喝了一口,滿意的點點頭,這才繼續說了起來。
「關于蘊神陰陽芝的記載,只出在了一個地方,那便是古西域龜茲國!而在那一次的記載中,蘊神陰陽芝的出現,直接導致了當時強橫無比,霸主地位的龜茲國直接覆滅!!」
老和尚剛一說完,我的腦子里頓時彈出了很多問號,龜茲國?按照我的認知,這個國家似乎并沒有覆滅啊?應該直到現在還存在著的吧?
老和尚看到了我緊鎖的眉頭,對著我的頭敲了一下,又說道:「不用懷疑,我說的是古龜茲,跟你理解的不一樣,西漢到東漢之時的龜茲國,的確滅亡過一次,而你所理解的龜茲,是后來恢復之后的龜茲,巔峰之時,是唐朝的安西四鎮之一,沒錯吧?」
我認真聽著老和尚訴說著,不敢打斷,因為這個內容我的確沒有聽過,因此無法反駁什么。
「古龜茲國的覆滅原因,至今不知,而其覆滅,就是和蘊神陰陽芝有關,至于其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系,這個我就不得而知了,古書中并沒有提到,只是簡單說了一句:龜茲覆滅,眾多國家占領其城邦,而后鎮魂之物,陰陽芝現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