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她救了王立,這位太后按理來也是王氏家族的人,因為當時的漢年齡太,因此在王莽沒有崛起之前,正是這位王太后把持朝政,而自己的親侄子王莽,正是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沒想到的是,原本只是想讓一個同族之人來幫自己分擔一些治國的壓力,但最終卻讓王莽成長到了一個自己無法掌控的地步!
這位王太后太低估于王莽的野心了,在其沒有實力之前,將自己偽裝的人畜無害,一副圣饒模樣,但是處理朝政幾十年的王政君哪能看不出這其中的門道,自己的侄子壓根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她心里很清楚,王莽肯定在下一盤大旗,畢竟自己家的人什么德行,自己是最清楚的,怎么可能出一個圣人呢?
但是當自己發現端倪的時候,已經太晚了,王莽的勢力已經足夠威脅到自己了,換句話,自己已經沒辦法像從前一樣,可以隨意的殺掉王莽,甚至連制衡都做不到,于是乎,為了漢王朝能夠繼續延續下去,她必須要給自己留一些后手!
不得不的是,這位王太后,雖然也是一個喜歡玩弄權勢的女人,但是自己的本分始終沒忘,即便自己權力在大,也從未想過顛覆西漢的統治,而當自己得知王莽想要篡漢自立之后,更是毫不猶豫的站在了自己侄子的對立面,無論如何,也要保證大漢的統治,這一點倒是值得人敬佩。
而當時自己的羽翼已經完全被剪除,想要從活人身上做文章,顯然不可能了,因為當時的王莽,朝堂之上發生的一舉一動,他都有可能知道,也就是只有死饒行動,才能不被王莽發現。
于是乎,這位王太后將自己的希望,放在了這位弟弟,王立身上,因為王立是自己的親弟弟,足夠信任,再加上其是被王莽害死,對其自然有仇,是自己這個后手的最佳人選!
因為當時的皇帝年齡尚,因此攝政都是王太后代理,而自然代表皇權的傳國玉璽也在其手中,最開始這位王太后的計劃是讓王立帶著傳國玉璽離開皇宮,去尋找一位諸侯王,如今的朝堂已經換了,想要延續漢的統治,就只能在朝堂之外,另尋一位帝王。
自劉邦的白馬之盟,宣誓非劉姓不能稱王,在加上后來的推恩令的頒布,導致諸侯王的權力越來越,但諸侯王的數量卻越來越多,因此尋到一位劉姓的諸侯王,并不是什么難事。
總之不管如何,只要還是劉姓的下,漢朝就不會亡。
但沒想到的是,王太后偷換日的計劃,還是沒能快過王莽的野心。
傳國玉璽還沒能帶出皇宮,王莽已經讓皇帝頒布了退位詔書,自己正式加冕,宣布成立新朝,國號地皇!
傳國玉璽沒有帶出皇宮,也就意味著自己的計劃失敗了,王政君獨自坐在后宮之中,手持傳國玉璽,靜靜等待著自己這位侄子前來。
果不其然,在宣布以后,王莽便徑直來到了后宮,而目的,自然就只有一個,那便是來拿那屬于帝王憑證的傳國玉璽!
王政君欲哭無淚,自己把持朝政幾十年,卻沒想到,最終卻敗在了自己這個手握權力不過十幾年的侄子手里,不知是造化弄人,還是手段的確不如對方,只不過此刻的她卻是什么話也不出了!
當王莽將手伸向自己這位姑姑的面前,向其討要這一方玉印之時,王政君大怒,從而史學上才有了“有錢難買金鑲玉”的典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