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三天師,出發黃河,距離驚蟄節氣,還有十三天。
早去是做到了,但是什么時候能回來,可就說不準了!
“準備出發,這一次,我們就沿著黃河河道前行吧,看看找到些什么線索,歸墟我們都沒有眉目,只知道是在黃河流域,但具體位置我們都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輕聲說道。
葉青禾和元青三人也明白了我的意思,歸墟一行,絕對是漫長的旅行!
這一次我們沒有像上一次去西域時,準備那么多東西,因為黃河附近,條件并沒有那么惡劣,一些基本的物資還是可以保證的。
距離泰安最近的黃河流域,依舊是在東平縣,上一次營救狴犴之時,我就曾經去過那里,因此也算是輕車熟路了,路邊攔了一輛車后,直接通向目的地,但這一次,我的目標卻是東平縣的大安山村!
因為大安山村附近,便緊挨著東平湖,那里是黃河的支流,順著東平湖前行,便能抵達黃河,這是我的初步路線規劃,至于接下來如何找到歸墟的大門,那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
在接近傍晚時分,我們便來到了東平湖,這里屬于一片小景區,因此湖邊便有一些農家樂,方便住宿和游玩。
而我們今晚,便決定住宿在這里,一方面是為了休息,另一方面,同樣也是為了打聽一些情報,這些經常生活在這里的土著,對于黃河的一些怪事,秘聞,肯定聽的比我們要多,而這些信息,經過分類篩選,或許里面便有著有用的情報。
年初并不是旅游旺季,基本上都復工復產了,因此東平湖邊的農家樂人氣并不旺,今天晚上只有我們一桌客人。
正好這給了我一個很好拉近關系套話的機會。
這是一家坐落在東平湖水邊的農家樂,院子的對面就能直接看到茫茫水面,院子后面,則是能看見湖景的民宿,在我們進來之后,老板也是非常殷切的迎了上來。
“老板,有什么特產嗎?我們三個人!”踏入店門之后,我也是輕快的說道。
老板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叔,皮膚黝黑,一看就是一個經常風吹日曬的漁民形象。
也許是許久未曾來人了,一見我們進來,一邊拉椅子一邊說道:“呦,來人了啊,我以為今天又是空軍呢,來來來,這邊坐!”
我們就坐以后,老板才向我們推薦了特產,黃河大鯉魚,以及自己散養的一些土雞。
安排后廚做飯的空隙,大叔也是自來熟,主動上前搭話道:“不知道幾位客人這剛過完年,怎么就有時間出來旅游了呢?”
看的出,這位大叔是一個很喜歡和人交流的性格,這倒不用我動腦子套話了。
我順手拉過一旁的椅子,笑著說道:“坐吧,大叔,是這樣的,我們幾個人是寫民俗小說的,這不過完年了嗎,讀者催的緊,想出來找點靈感,早就聽說黃河古來怪事多,想著來這里采采風!”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我這張口就來的本事還算不錯,大叔明顯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