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和葉青禾終于變得正經了一些,端坐起來,桌子上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只有元青吃像吃不飽一樣,狼吞虎咽,當然他對這些故事也并不關注。
而后大叔才和我們講述這個發生在最近幾天,那個鄰村漁民的故事。
漁民名叫黃四海,家中兩代都是靠著在黃河支流捕魚為生,而到了漁護期間,禁止捕撈的時節,也憑借好的水性接一些撈尸體的活,生活在黃河附近的村子,被黃河奪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黃河水流湍急,有的時候,尸體在水中很難自行漂浮上來,因此有的地方,還保留著一些撈尸人的職業。
而這個黃四海便是屬于罕見的撈尸人,無兒無女,正常打的魚賣完錢,夠自己花就行,因此也從來不會存續,前段時間,正好是他缺錢花的時候。
碰巧年前年后這個時間段,又是黃河禁漁期,但是沒有撈尸的活計,只能鋌而走險,于是乎,他趁著天還沒亮的時候,便一尾漁船,劃進了黃河支流之中。
按照正常來說,漁船下水以后,離岸十公里,便脫離了人類活動的范圍,一網下去,必定有漁獲,然后再換個地方,最多兩三網,一天的工作便完成了,打上來的魚往市場一賣,便足夠生活個一周左右。
然而那天,他都行進了二三十公里,仍舊一無所獲,不排除天氣寒冷的緣故,但是距離如此之遠,十幾網下去,仍舊沒有一條魚上來,屬實有些奇怪,眼看天就快亮了,到時候被人發現,萬一被舉報,雖然不算大事,但是進去待兩天,屬實犯不上。
于是,仗著平時敢撈尸體的膽量,也沒在怕的,很可能是自己跑的還不夠遠,索性就在往深處去,這時已經看不到水岸以及人煙了,再次拋下了漁網,而這一次,根據漁網的反饋,應該是打撈上來了東西。
黃四海欣喜,連忙將網拉了上來,等到將漁網完全拉上來之后,他這才看見,漁網中捕獲的,壓根不是魚,而是一張類似動物皮革一般的漆黑油布。
根據黃四海的說法,這東西有點像是水牛的皮毛,有些粗糙,上面有一層細細的紋理和透明的絨毛,就像是剛從水牛身上扒下來的新鮮牛皮一般。
但是大小又和水牛不太符合,黃四海在漁船上把這塊皮革緩緩展開,還未展全貌,便已經鋪滿了整艘漁船,如果全部鋪開,恐怕要比街道還要寬,一個籃球場那么大!
而且迎著月華,這東西還隱隱泛著淡淡的光輝,有些神奇之處。
早便聽說黃河里,有些無數歲月沉淀下來的奇珍異寶,沒準這東西就是什么寶貝呢?
自己不認識,不代表別人不認識,等回了家,找人來看看,如果真是寶貝,把這個東西一賣,可比這些魚要值錢多了!
想到這里,黃四海心里已經美了起來,收拾一下漁網,便準備劃船回去,也不算全無收獲,這不就得了一個寶貝,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老天爺也算眷顧自己這個勤奮的人。
然而,就在黃四海心滿意足劃船返航之時,原本平靜的黃河水面,卻突然變的不平靜起來!
河水咕嚕嚕的冒起一個又一個粘稠的氣泡,就像有什么東西正在快速逼近自己,饒是黃四海膽大包天,也被這一幕弄的不知所措,但第六感告訴他,不能再此處久留,因此劃船的速度加快,漿像飛一般掄起。
然而就在劃了沒多遠后,手中的船槳忽然不動了,就像在水下被什么東西卡住,任憑怎么抽拉,都再不能移動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