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云層里的太陽終于出來,曬得人暖烘烘的,旁邊的乳娘崔氏和侍女手里拿著東西給林絳玉遮陽。
賈滟阻止了,“春日的這點太陽,不會太烈,不怕的。”
林黛玉有些不贊同,“萬一把弟弟曬壞了怎么辦”
從林黛玉有記憶開始,她就記得弟弟的身體很差,一個月總有那么二十幾天在喝藥,家里人都生怕他出什么岔子。
母親在世時,她曾見母親對著睡夢中的弟弟掉眼淚,與楊嬤嬤說“大夫說絳兒先天不足,難以養活。我與老爺成親這些年,只得玉兒和他兩個孩子,要是沒了絳兒,不僅玉兒長大后無所依仗,我也沒有臉面去見林家的列祖列宗。”
林黛玉從小就知道弟弟身體嬌弱,眾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道該要怎么對他才能算是最好的。
林黛玉對弟弟也十分愛護,看他生病受苦,恨不得自己能為他分擔。
日曬雨淋這種事情,是不可能會發生在絳哥兒身上的。
賈滟伸手摸了摸她的頭發,笑著安慰“曬不壞,別擔心。”
林黛玉瞅了她一眼,“如果曬壞了,父親會很生氣。”
“可是絳兒天天窩在屋里,不見太陽也不是什么好事。”
賈滟笑盈盈地跟林黛玉說“你身體也不好,吃藥就像吃飯似的,可我看你不管是在閑云閣還是在花園里,都很喜歡陽光。你天天那樣見太陽,也沒見曬壞吧”
到底是仙草降世,天性就喜愛陽光。
向陽而生,一段時間不見太陽,林黛玉也就蔫巴了。
“我跟弟弟不一樣。我三歲的時候,曾經有個和尚到家里來,他說我的病是天生的,無藥可治,想好就得出家。如果不出家,就永遠不要見外人,不要哭不要流眼淚。”
林黛玉像是個小大人似的,她伸出一只手將風中落下的海棠花接住,跟賈滟說“我的病跟曬太陽又沒關系,但弟弟不一樣。和尚沒說弟弟的病要出家才能好,可見遇上醫術高明的大夫,是能治好的。”
一番話說的賈滟又有點想笑。
但賈滟沒笑,只是有些驚訝地問林黛玉“三歲時的事情,你已經記得這么清楚了嗎”
一般這種生死的事情,大人都會避著小孩兒談論,如果林黛玉會記得,那大概是當時她在場,而林如海和賈敏都沒想到她會記得這些話。
林黛玉一臉不以為然,“這有什么我兩歲就開始記事了。弟弟出生后的事情,我都記得清清楚楚的。”
賈滟“”
行吧。
原來林妹妹是個小神童。
跟姐姐相比,弟弟林絳玉就比較像是普通小孩兒,無憂無慮的小男孩,即天真又無邪,金魚的記憶,快樂也純粹。
這時,林絳玉終于看膩了螞蟻安家,跑過來找賈滟和林黛玉。
他不像林黛玉那樣對賈滟有著距離感,小男孩跑過去,撲在賈滟的懷里。
見姐姐在旁邊靜靜地看他,他臉上又帶了幾分赫然,眨巴著眼睛從賈滟的懷里離開,伸手拉著林黛玉的手,討好地說道“姐姐,你今天要去掃地上的海棠花嗎”
林黛玉心里是想的,她剛才一路走來,看到小路和臺階上,都有灑落的海棠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