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見她如此,心想她或許是想念在京城的母親和弟弟,想要回去。
他想起自從他到揚州之后,賈敏臉上的笑容日漸減少,身體也每況愈下……
男人無聲地嘆了一口氣,正想說話,誰知賈滟擡眼,杏眼含笑,并不見有異樣的情緒。
賈滟:“老太太對兩個玉兒都惦記得很,這我都知道的。蓉兒如今要娶妻,老太太有心想讓我回去湊熱鬧,但我恐怕要辜負她的苦心了。”
林如海愣住,倒是沒想到賈滟是這種反應。
“你不想回去看看母親和弟弟嗎?”
“母親和弟弟如今住在榮國公府的一個小院子里,母親的身體已經大好,弟弟也安排在家塾里讀書。半個月前,我才收到弟弟寫來的心,讓我放心在揚州照顧兩個玉兒,他和母親一切都好。”
賈蕓和母親如今住在榮國公府靠后門的院子里,環境清幽。原身妹子出嫁前沒想太多,只要母親和弟弟有容身之處就已經足夠,但賈滟來了之后,就寫信回去與王夫人說了,母親與賈蕓一切開銷不從賈府的官中走。
賈滟對弟弟是有信心的,這是一個心思靈活的小男孩,即使她從前看書的時候,也覺得長大后的賈蕓是個很不錯的青年。
像賈寶玉那樣不食人間煙火的貴公子固然有人喜歡,像賈蕓那樣為了生活奔波,靠自己想方設法活下去的窮困人家的孩子,也會有人高看一眼。
賈滟將自己到揚州之后做的事情告訴林如海,林如海心情有些復雜。
他跟賈滟說:“岳母與蕓兒的事情,你若擔心他們在榮國公府受委屈,與我說一聲便是,我自會將他們安排妥當。”
賈滟聞言,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與現代人不一樣,古時的人很喜歡到親戚家住。尤其是貴族之間的往來,有時到親戚家一住,就是一年半載,并不覺得打擾別人。
一則是因為人情往來,有些關系需要維系,二則是因為彼此不缺錢。
賈滟的母親是林如海的岳母不錯,可賈母更是林如海的岳母,他和賈滟的婚事還是賈母一手促成的。
賈滟的母親和弟弟賈蕓,是賈母為了讓賈滟安心出嫁,親自開口說要接到榮國府的,林如海怎么可能會不給賈母面子?賈滟也不可能會不給賈母面子,所以她來了之后,也只是寫信給王夫人說母親和弟弟的開銷她會負責,不必從榮國府的官中出錢。
賈滟不想跟林如海說這些事情,于是繼續說道:“等兩個玉兒好了,我再寫信送去給老太太。老爺只管放心,老太太雖然思念兩個玉兒,也會理解父母希望孩子安康的心情。而且老太太平日并不孤單,她憐惜在娘家的侄孫女沒了父母,將小姑娘接到了榮國府,如今與寶玉一起住在她屋里。那兩個小家伙平時淘氣得緊,老太太思念兩個玉兒的心情再苦悶,被他們一鬧,也就消散了。”
這話賈滟覺得自己是沒說錯的,賈母的屋里如今熱鬧得很,有個銜玉出生的寶玉和史湘云住在榮慶堂,屋里不要太有活力。
想起原身妹子晨昏去榮慶堂定省時,那兩個家伙滿地跑的那身勁兒……賈滟覺得還是兩個玉兒好帶多了。
而且賈母不僅屋里有兩個渾身是勁的小家伙,還有幾個小孫女。
說起幾個小孫女,元春入宮了,迎春和探春跟寶玉和史湘云差不了多大年紀,就是惜春如今還小了些。
想起賈府這個大攤子,賈滟難免有些發愁。
她一發愁,就忍不住多看了林如海兩眼。
林如海還短命嗎?
他短命的話,兩個玉兒沒有親叔伯,只有她一個繼母帶著兩個孩子回原籍,也挺艱難的,到時候怕是不得不投奔賈府。
如果林如海不短命,兩家的利益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死不死,都繞不開賈府這個大攤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