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見到女兒的笑容,不由自主溫柔了眉眼,走過去問道:“玉兒在忙什么呢?”
林黛玉指向其中一個小缸子,笑著說:“昨天裴哥哥給了我一塊鵝卵石,春蘭說這些鵝卵石要養在水里才好看,我便問周大娘要了一個缸子來布置一下。”
底部是小指大小的白色碎石,那些碎石平時在河床上沖刷過,表面光滑,碎石上有一塊半個掌心大的鵝卵石,色澤溫潤。
小小的缸里,水清見底,還有幾根水藻在其中,兩條小錦鯉在水里悠然地擺著尾巴。
布置得倒是有模有樣。
松月拿了一張小馬扎給林如海,林如海接過小馬扎,撩起衣擺坐在林黛玉身旁,十分接地氣。
林如海笑著問女兒:“春蘭是誰?”
林黛玉神色開懷,聲若黃鶯,“是周大娘家的二丫頭,跟我一般大,碎石頭和錦鯉都是她去河里給我找來的。”
林如海聽著女兒的聲音,覺得她好似長大了一些。
已經七歲,該要和弟弟分開住了。
林如海想起不久前賈滟嘀咕著閑云閣怎么安排,賈滟想讓兩個玉兒先住到明雪堂的兩個廂房,一東一西,姐弟倆各占一間。
閑云閣不管是給哪個玉兒住,都是要重新收拾收拾的。
林如海伸手摸了摸女兒的秀發,笑著問:“玉兒這個月已經滿七歲了。”
林黛玉聽了,抿了抿唇,問父親:“我滿了七歲,就不能請先生來教我讀書了嗎?”
“倒不是。”
林如海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很好耐心地跟女兒說道:“賈先生是進士,曾經是府尹,讓他來當玉兒的老師,學問是足夠的。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生,當一個西賓并不是賈先生所求,所以我就讓他去了。”
林黛玉對賈雨村即將要離去的事情,并沒有太多的感覺。
有的人是天生的詩人,林黛玉便是如此。
她的學問當然不比經歷過科舉考試的父親和賈雨村,但詩才是天生的,一點就通。
如今她寫的詩已經讓賈雨村贊嘆不已。
讀書的事情,有了基礎自然就可以自學,更何況府里還有一個胸懷眼界并不輸于旁人的賈滟。
因此林黛玉聽了父親的話,點點頭,像個小大人似的,“理應如此。”
林如海莞爾。
林黛玉布置好放著鵝卵石的小缸,轉向小竹籃的方向,取了一枝桃花出來插在一個白瓷的花瓶里。
桃花一枝獨秀。
林黛玉吩咐旁邊的棣棠,“給桃花灑點水珠,放在太太和老爺的屋里。”
棣棠上來將花瓶和桃花取走。
林黛玉這才跟父親說:“四書五經先生都教過我了,平日我可以和太太一起讀書。若是以后有不懂的學問,可以請教父親或是弟弟的業師。”
“弟弟的業師?”林如海有些好笑地重復女兒的話,與她說道:“弟弟的業師還沒影兒呢。他與你不同,隨他再這么猴著玩些時日。”
“有什么不同呢?旁人只說我從小聰慧,可弟弟也不笨。他已經跟我一起背了百家姓和千家詩,能識得不少字了。”
林黛玉手里拿著一枝野花比劃著。
林如海給她遞了剪刀。
林黛玉接過剪刀將花枝剪短,然后跟父親說:“太太常去閑云閣教弟弟認字,遇上逢年過節,或是有客人來的時候,太太有點太累了。”
林如海卻沒接女兒的話茬,笑著說:“你的外祖母十分想念你和弟弟,你們想去外祖母家玩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