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只是賈政還沒能參加科舉,就被當今朝廷賜了官。
說起來,寧國府那個專心修仙問道的賈敬,還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既參加過科舉,又進士及第,年輕時的賈敬肯定也是有過施展拳腳的野心的,卻不知是什么緣故,沒能在官場上大顯身手,反而縮在道觀里煉丹。
林如海:“你是否覺得二哥哥過于古板?”
賈滟瞅了林如海一眼,“我沒說,是老爺說的。”
林如海摟著她一同靠在身后的大引枕,“二哥哥其實是個性情中人。喪父之后,始知老太太操持家業頗為艱辛,長兄已經繼承爵位頂門立戶,他若沉迷不悟,便枉為人子。他其實也愛讀書,最愛詩詞歌賦,只是如今在朝為官,又是一家之主,不得不端著架子罷了。”
停了停,林如海又笑著說:“若是一家之主都沉迷那些在世人看來是旁門左道的東西,他如何能教導族中子弟讀書考取功名,以守住祖宗的基業?”
人在年少時,因為還有倚仗,就十分任□□玩,不顧身上的責任。
很多人的成長都與痛失摯親有關,成熟只在瞬間。
賈政就是如此。
其實豈止是賈政如此?
賈滟想起林如海說過他參加科舉前曾在蘇州祖墳旁的田莊暫住,為父親守孝。
林如海之所以能跟賈政惺惺相惜,在某個程度上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
其實賈滟對賈政的感覺并不壞,身為寧、榮兩府里唯一一個品行端正,行事又比較靠譜的男人,賈政其實也很不容易。
品學兼優的賈珠已經病死,留下李紈和賈蘭這對孤兒寡母。
既有賈珠這名優等生珠玉在前,也不怨賈政見寶玉喜歡玩弄脂粉時怒其不爭。
即便是在賈滟生活過的世界,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多樣性,但絕大部分家長要是有一個像寶玉這樣的孩子,即使知道他本性善良有才情,也是分分鐘要被氣死的節奏。
如今聽林如海說起賈政的不易,默了默,干巴巴地“哦”了一聲,“那……我住在榮國府的時候,多陪伴老太太和嫂子,也算是為二哥哥分憂?”
林如海忍不住笑了起來。
賈滟:“……”
難道她說錯了什么?
林如海的聲音包含笑意,“我與你說這些,不是為這個。”
賈滟坐了起來,看向歪在大引枕上的男人。
林如海:“玉兒在絳兒這個年齡的時候,我已經為她請了名師啟蒙。若不是我今年冬天要調回京師,也該是要在揚州為他請一名業師在府里,為他啟蒙。”
古時書香門第出身的孩子,啟蒙都早。如果等到林如海回京都,一切都安頓好之后再為林絳玉啟蒙,似乎是有些晚了。
賈滟也意識到這一點。
這個世界,不能像是自己生活過的那個世界一樣,覺得只要孩子能安然長大,開心喜樂,父母就覺得很開心。
尊卑分明的世界里,父母尚在的時候,固然能安然長大,父母一旦不在,也該要有頂門立戶的本事。
賈滟不知道林絳玉以后會怎樣,因為未來不可知,才更要重視他的成長。
他日后要是能像父親一樣,科舉入仕,他的姐姐以后即使嫁人,也更有底氣。
如今林如海提到林絳玉的啟蒙之事,賈滟頓時回過味兒來,“老爺想讓他在榮國府里跟表兄弟們一起讀書?”
林如海反問:“你覺得不好?”
倒不是不好。
只是賈府那些子弟的做派……換了誰會覺得好?
但是林絳玉不是女兒,他不可能一直養在家里的,男孩是要出去外面跟人交往的。
不論是讀書還是什么,他最終還是要走出外面的世界。
賈滟神色有些凝重,沒有吭聲。
林如海看著她的神色,笑著說道:“我也知道你在擔心什么。二哥哥家的寶玉,雖然比玉兒大了一歲,平日也不愛去學堂上課。二哥哥為他讀書之事,心思用盡。榮國府里不僅有現成的業師,也養了不少清客,讓絳兒暫時跟著舅舅,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