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圣人感念林如海在揚州任職巡鹽御史期間,表現不俗,特將他調回京都任吏部尚書。
愁云慘淡的寧、榮兩府總算有了一件喜事。
畢竟,賈珍、賈赦去世,兩府痛失兩員大將,賈政任族長后發現賈氏年輕一代不務正業,終日斗雞走狗,耽于玩樂,正為家族的未來感到擔憂,卻無處訴苦。
此時得知林如海將要調回中央任吏部尚書,心頭懸著的一塊大石總算落地。
中央的調令尚未到揚州,賈政就已經回府向賈母和賈滟道喜。
賈母聽說林如海要調回京都,百感交集,笑著與賈滟說道:“如海要調回京都了,總算守得云開見月明,日后你也不必再與母親弟弟分開萬里之遙了。”
眾人心里都明白,林如海要調回京都是早晚的事情。
只是一日調令還沒下來,便是一樁心事。如今林如海要回京都,不僅賈滟和兩個玉兒高興,賈母和賈政也松了一口氣。
與賈府過去在京都累積下來的資源與人脈不同,林如海回京都,對賈府而言意味著一支新的力量即將誕生。
林如海是當今天子門生,裴太傅的長子裴世英是天子陪讀,林如海調回吏部任尚書,明擺著就是天子手中的一把利劍。
裴世英掌管國家財政大權,林如海掌管朝廷百官任免。
朝堂之上,天子新派和老圣人的舊勢力沖突會愈演愈烈,到底鹿死誰手,誰也說不清。
賈政如今在朝中為官,即使凡事能與北靜王那些人商量,有時也深感寧、榮兩府后繼無人,祖先留下的百歲基業很有可能便毀于頃刻之間。
心里越是擔憂,回家看到賈寶玉只知在老太太跟前撒嬌,跟姐妹們湊一起玩胭脂調香,就覺得窩火。再看賈氏的家塾,一群年輕子弟只知玩樂不思進取,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賈政心想等寧國府的賈珍、賈蓉的葬禮辦完,靈柩送至鐵檻寺之后,便得好生整治一下族中子弟好逸惡勞的風氣。
正愁沒個商量的人,聽說林如海要回京都,頓時喜出望外,連日來沉郁的心情輕快了不少,連帶著看什么都覺得順眼些。
正巧賈滟身邊的林絳玉正側著頭,一雙黑溜溜的眼珠正在他腰間的九龍玉佩上打轉。
賈政見小家伙的神色,便笑著問道:“絳兒在看什么?”
林絳玉:“我在看舅舅的玉,真好看。”
那是產自西域的和田玉,玉佩本身的花紋仿若云霧,十分好看。又有手藝頂尖的匠人在玉上雕刻了九龍盤纏在玉身之上,栩栩如生。
賈政此時心情大好,見林絳玉夸他的玉好看,便將玉解了下來給林絳玉看。
林絳玉接過,瞪大眼睛“哇”了一聲。
賈政見他十分喜歡的模樣,便笑著說:“你喜歡?那舅舅將玉送給你。”
林絳玉一聽賈政要將這看上去貴重得不得了的玉送給他,隨即擡頭,彎著眼睛,露出幾個小乳牙,開心說道:“謝謝舅舅!”
賈滟低頭看著林絳玉抱著玉的模樣,也面露莞爾之色。
裴轍沒說錯,小絳玉如今越來越像個小財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