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有孩子可以指望。
賈滟知道尤氏的心結,笑道:“孩子的事情,都是講究緣分的。有人說孩子都是父母上輩子欠下的債,這輩子是來向父母討債的。像我和姐姐這樣無兒無女的人,想來應該是前世從未虧欠過誰,才沒有兒女的緣分。”
賈滟覺得寧、榮兩府的長房是不是風水有問題,賈敬和賈珍都是死了原配太太,娶了填房。填房太太也都是無子無女,為丈夫教養原配太太留下的兒女。
可不管是尤氏還是邢夫人,心中未必會對丈夫有多少愛意,但丈夫去世對她們都是致命的打擊,因為她們覺得自己這輩子的依靠已經沒了。
賈滟從來沒有想過孩子的事情,她把自己當打工人,只要生活不成問題,躺著當咸魚也挺好。林如海回京都固然是好事,但林如海回京都,也意味著她這個打工人的生活會變得更忙碌。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黃昏時分,賈滟和王熙鳳回了榮國府。
王熙鳳回去之后,便跟賈滟說:“太太在東府那邊想必是忙不開,顧不上珍大嫂子。我等會兒交代廚房的管事媳婦每日熬些細粥,備些精致的小菜給她送去。”
她這一趟出門,就像是被關在牢里的人放了一回風似的,回來后忙不疊地安排這事那事,都是特別照應尤氏和秦可卿的,可見這幾個人平時相處得很融洽。
賈滟回到不羨園,兩個玉兒正和探春在玩耍。
迎春性情比較無趣,也不愛湊趣,在榮慶堂用過午膳,就回了自己屋里。惜春則是從賈珍和賈蓉出事后,便被賈敬接回了寧國府,長兄去世,她也要過去戴孝。
探春在榮慶堂聽說賈蕓從外頭給兩個玉兒帶了外頭的小玩意兒,便想來看看。
幾個小家伙站起來行禮,見過賈滟之后,林絳玉手里便拿著那個憨態可掬的布老虎說道:“探春姐姐也喜歡這個布老虎,我將布老虎送給她,可以嗎?”
賈滟看向探春。
此時的探春跟林黛玉一般的歲數,梳起來的丫髻上別著兩朵紅瑪瑙珠花,漆黑的眼睛明亮有神。
見賈滟看她,小探春臉上露出一個可愛的笑容,聲音清脆地說道:“布老虎還是絳兒留著,等改日蕓哥兒來的時候,再讓他給我帶一只。也不用他送,我有銀子可以自己買。”
賈滟笑著逗她,“姑姑知道你們每月都有二兩銀子的月錢,不過這只布老虎花不了幾個錢的,就讓蕓哥兒給你送一只不好嗎?”
探春聞言,神色認真的搖頭,“若是我看了布老虎喜歡,蕓哥兒便送我一只。后面若是迎春姐姐和寶姐姐看了,也覺得喜歡呢?還有云丫頭,她到府里玩的時候,見我們都有一只布老虎,也想要,難道蕓哥哥也要送嗎?”
林黛玉在旁聽探春的話,樂得笑起來,“不患寡而患不均,探春妹妹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
探春看著林黛玉樂不可支的模樣,也忍不住笑,“我是在為你的蕓舅省點銀子,二姐姐和寶姐姐她們想要也沒什么,萬一鴛鴦、襲人那些人看了也覺得喜歡,人人都想要,你家蕓舅也不能厚此薄彼,他若是人人都要送,豈不成了散財童子,將身上的銀錢子散完也不夠的。”
探春這么小的年紀,想事情就已經這么周到,也難怪王夫人平時疼她。
賈滟想了想,跟探春說:“蕓哥兒這幾日未必會得空去買這布老虎,再者,他是在市集上買來的,下次去未必還能遇見賣布老虎的人。這樣,我們家只要有一只布老虎就夠了,絳兒那只就給你,你若是覺得不能白要,便拿個差不多的小玩意兒來跟絳兒交換,可好?”
探春神色開懷地點了點頭。
幾個小家伙在不羨園的書房里讀詩寫字,賈滟讓丫鬟和婆子們小心服侍著,自己便回了正房。
翌日,賈滟請來了大理寺丞的夫人蘆氏來做客。
蘆氏眉目清秀,言行落落大方,又學富五車,很得賈母的喜歡。她陪著賈母說了一會兒話之后,賈母便讓人喊了王熙鳳來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