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嘆息一聲,她的人脈有限,想要兩個妹妹找個好人家,多半還是要求西府幫忙。
可西府好幾個姑娘,迎春也快到說親的時候,便不說迎春,薛寶釵是王夫人的外甥女,關系也比她的兩個妹妹要親得多。
賈滟知道尤氏的心事,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姐姐可是怕她們日后沒有安身之處?”
尤氏又嘆息。
這個年頭的小姑娘們都做得一手好針線。
賈滟靈機一動,跟尤氏說道:“姐姐,你我心里都明白,天有不測風云。京都的好人家多不勝數,可誰能保證今日的好人家,能一直好下去呢?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旁人看來,姐姐也是嫁了好人家,可個中滋味,只得姐姐心里清楚。若是兩個妹妹有技藝傍身,不愁日后生計無著落,姐姐還會如此苦悶嗎?”
尤氏并沒有什么女性獨立的觀念,她為兩個妹妹發愁,一則是她們該到說親的時候了,卻無人上門說親。二則是家中并不富裕,兩個妹妹若不能找到好婆家,日后生計也成問題。
她雖然可以接濟兩個妹妹,讓她們住在寧國府。
可少女情懷都是詩,賈氏這么多年輕的哥兒,萬一她們跟賈氏的子弟看對眼,鬧出些什么事情來又該如何是好?
到時不僅對兩個妹妹的名聲不好,她也會被鬧得沒臉。
賈滟微笑說道:“如今敬大哥哥在東府里住著,族里年輕的子弟確實也常去找他請教事情。姐姐若是擔心兩個妹妹在府里不便,我倒是有個法子。”
尤氏一聽賈滟說有辦法,頓時眼前一亮,看向賈滟。
賈滟跟尤氏說了陸清洛到京都的事情,沒說太多,只說這位妹妹是刺繡高手,母親在江南一帶小有名氣,如今跟著未婚夫婿到京都創業。因著這位妹妹是她在揚州的故交,賈滟對她的手藝也十分佩服,因此特地畫了一副工筆畫給她,讓她做成繡品。
賈滟跟尤氏說:“那幅繡品,我打算在明年春天時獻給老太太的。”
尤氏神色不解。
賈滟含蓄說道:“明年三月,是平南王太妃八十歲誕辰。”
賈滟畫那幅雙壽圖,前前后后花了個把月,陸清洛要挑選絲線,配色,還要將那么大一幅畫繡出來,要費很多的功夫。
賈滟想將錦葵送去幫陸清洛,但是陸清洛說身邊有兩個丫鬟可以當副手,不至于要錦葵去。
陸清洛那是想為賈滟省事,她知道賈滟和王熙鳳辦繡坊的事情,榮國府的人和林如海還都不知道。
當然,賈滟也不想讓尤氏知道。
她只是跟尤氏說:“雙壽圖是我畫的,能不能入得了老太太的法眼,尚且不清楚。我就是想著哄老太太高興,萬一老太太覺得繡品很好,送去給平南王太妃也能長面子呢?”
尤氏聽出了賈滟的言外之意。
大戶人家的老人過生辰,擺起壽宴來都是很盛大的,光是收禮都累人。尤氏見過賈母七十大壽的陣仗,東、西兩府輪著開擺宴席,禮物堆積成山,開始兩日老太太還樂呵呵地拆禮物,后來都乏了,禮物堆在庫房里,有空想起來便問王夫人誰誰誰送來的什么東西在哪兒,有多少,問過也就算了。唯獨是很喜歡的東西,會放在身邊擺弄。
賈母的審美,寧、榮兩府幾乎無人能及。
若是老太太能看上那幅繡品,送去給平南王太妃自然是好,若是她舍不得送去,那便是更好。到時老太太肯定會問繡品出自誰手,到那時尤二姐和尤三姐便能趁機在老太太跟前出一把風頭。
兩個妹妹找婆家的事情,求王夫人幫忙不如求賈母。
求賈母的話,除去兩個妹妹的模樣,好歹也得有讓老太太覺得她們好的地方。
賈滟跟尤氏說道:“我那個揚州來妹妹身邊雖有兩個丫鬟,但女紅未必會比姐姐的兩個妹妹更好。姐姐若是放心,不覺得委屈了兩個妹妹,我明個兒便親自送兩個妹妹過去給她當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