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覺得她不可能會讓香菱回家,甚至她會關香菱一輩子。
讓香菱回去,那豈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賈雨村為了幫薛蟠,忘恩負義的事情?
說什么對錯沒有用,有的事情注定是無解的。
只是誰也沒想到,峰回路轉,香菱最終還是能與母親相認。
薛寶釵笑了笑,安撫母親道:“她年紀小,估計早就被嚇壞了,不敢說很正常。”
薛姨媽不想再提香菱,她提起薛寶釵的婚事,“竇家上門提親,你意下如何?”
薛寶釵回金陵之后,王夫人托人給她說親,選了好幾個人家,都不滿意。后來看上了江南竇氏,竇氏也是江南大族,與賈滟交好的竇晴川便是出自江南竇家。
說親的是竇家三房的一個年輕人,二八年華,排行第七,按理說這個年齡應該已經定親了的,可這個竇七爺出身竇家,卻還沒說親,顯得很詭異。
王夫人為此還特別讓賈滟向竇晴川打聽竇七爺的情況。
竇晴川出嫁多年,而且竇家情況復雜,跟三房走動得不算親近,但基本的情況還是了解的,據說是這位竇七爺之所以沒說親是因為太過沉迷讀書,與家人說不過童生考試就不說親,家人看他年齡也不是太大,也就隨他去了。
好不容易過了童生考試,撈了個秀才,他的父母才趕緊為他安排親事。
竇晴川的說法跟王夫人聽到的說法一致,王夫人這才放下心來。
說起親事,薛寶釵的神色終于有些不淡定,她低著頭,跟薛姨媽說道:“我聽媽和姨母的。”
那就是愿意。
薛姨媽心想如今她的寶丫頭都快十五了,還是得趕緊把該準備的準備齊了,好讓她體體面面地出嫁。
竇家七爺比不上賈寶玉,但也是難得可以與薛寶釵匹配的人了。
再說,賈寶玉無心仕途,屋里又養著那么多丫鬟,自家女兒便是嫁給了他,也不見得能過得舒心。
想到這兒,薛姨媽臉上便露出一個笑容該,跟薛寶釵說道:“如此,我便答應竇家的提親,讓他們擇日上門請期。”
(四)
林絳玉今年十五歲,已經是舉人。
相比起父親年幼便失去了父母,林絳玉這個少年郎顯得有些幸運。
他的生母在他還不到兩歲的時候去世,父親娶了母親的族妹當續弦。林絳玉關于母親的記憶和印象,都來自繼母賈滟。
林絳玉不知自己的生母是怎樣的,但在他心里,繼母賈滟既美麗,又溫柔。
賈滟跟林如海成親多年,一直沒有屬于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都在勸賈滟應該要想辦法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可賈艷卻表現得很淡然。
賈滟的心思除了放在林家,更多的是放在了錦繡坊的經營上。
十幾年過去,錦繡坊已經名滿天下。
晴方好、瀟湘妃子等人的號也人盡皆知。
過去大家都認為女子的女紅字畫等作品不能在外流傳,可錦繡坊出現后,這種風氣漸漸淡去,因為給錦繡坊供稿的人多數是出自閨閣的女子,如果沒有她們將自己的作品交給錦繡坊,世人也不能欣賞到那么優秀的繡品。
日子無聲無息地在指縫流過,賈滟對林府和身邊人的影響仿佛春雨,潤物細無聲。
林絳玉每次想到賈滟,都覺得溫暖而安心。
明年春闈,林絳玉如果能在考試中脫穎而出,那就會成為林家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進士。
他的父親林如海十七歲進士及第,被人稱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