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一聽有道理,于是便跟著七月去河邊了。
悠是個勤快的小伙子,到了河邊之后,根本就沒用七月吩咐,拿著石矛就下水要去叉魚,卻被七月給叫了回來,然后遞給他漁網。
悠拿著漁網有些尷尬,笨拙的在漁網上扯了半天才憋出來一句“打結的事情都是巫來做的”
狩獵確實是要打結的,但是悠只是見過卻沒有自己動手過。
“你們這沒有漁網?”七月也很驚訝,七月聽悠說吃過魚的時候以為這種原始的工具這里是有的呢!
“漁網?”悠笨拙的念著這個他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詞。
“是的,這個就是”七月指了指漁網,然后給悠講解使用的方法。
悠聽完后十分的新奇,簡直算得上是躍躍欲試,七月剛一點頭讓他去試試,悠就飛奔到了河里。
對于七月來說這河水實在太冷,但是對于悠這種從小生活在雨林中的人來說,這種快要結冰的水也只是算得上是有點涼而已,悠完全都不在意,按照七月的吩咐,笨手笨腳的把漁網撒在了河中。
頭幾次悠還不會用,有一次險些把漁網弄成一團,但是用漁網捕魚這種事情并不算難,漸漸的悠就用的很熟練了。
悠的力氣大,即便是肩膀受了傷,但是也不影響他的工作效率。以往七月不敢一次撈太多的魚,以免拉不上來,但是對于悠來說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這河里的魚沒有外界的影響,悠沿著河水下網,魚多的簡直每一網都可以算的上是豐收。七月剖魚的速度甚至都比不上悠撈魚的速度,只是一天的時間,就有上百條之多了。
對于兩個人來講,這些魚已經足夠了,七月攔住了意猶未盡的悠,帶著他背著魚滿載而歸。
===============
題外話:今天閑著沒事,小巫一邊在床上打滾,一邊哼唱王二小放牛,忽然間發現這個歌細思恐極啊!
我覺得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個歌,所以歌詞就不往上打了,沒聽過的百度一下。歌詞的情節是有個小孩叫王二小,放牛的時候遇到了鬼子,然后就把鬼子帶進了埋伏圈,自己被鬼子殺了的故事。
這個歌我小時候感動的不要不要的,今天居然發現故事有隱情!首先讓我覺得奇怪的是王二小為什么會把鬼子帶進了埋伏圈這件事。埋伏圈這種東西之所以叫埋伏圈那肯定不是天天有的,一定是聽說了鬼子要來,所以才埋伏起來等著的。那么埋伏的人為什么會知道鬼子會來呢?小巫不覺得鬼子的內部有個余則成,所以最可能的就是鬼子是這個部隊引來的。
那么問題出現了,王二小既然是知道有埋伏圈,那肯定是知道鬼子要來的,為啥還要那么任性,帶著牛到鬼子必經之路上去放呢?而且那時候牛這種東西可是家中的最貴重的財產,就算是王二小他爸媽不心疼兒子,但是肯定是心疼牛啊!一個小孩都能知道鬼子要來,他爸媽怎么心就那么大,上趕著往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湊合呢?
下一個問題,最后一句歌詞是“四面響起了槍聲,鬼子才知道上了當“,于是鬼子就殺了王二小。那么問題再一次出現了,四面響起的是槍聲,不是鞭炮,打鬼子的人怎么會那么多神槍手,單單錯開領在隊伍最前面的王二小,而是只打鬼子呢?另外,鬼子在這么緊張的時候居然先去殺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孩,他們到底有多閑啊?
所以,如果把故事串一下,以小巫的腦洞故事的情節就是這樣的。
某個部隊來到了一個村子,同時因為他們的到來,引來了圍剿的鬼子。于是他們設下了一個埋伏圈,抓來了一個小孩,讓他到村口引鬼子到埋伏圈里,最后那個小孩死在了亂槍之下。
好悲慘的一個小孩啊,我居然唱了這么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