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武松即上次打虎之后,再一次成為了陽谷縣乃至于陽谷縣周邊各大鄉鎮的年度話題人物。
而武松在宴席上的表演的各個細節也廣為流傳,特別是青樓妓院,甚至還特意請了說書的人來講這段故事,那故事的情節繪聲繪色,添油加醋,簡直不堪入耳。
而宋江的事情七月也特意讓人出去宣傳,只言說宋江之所以人緣好,全憑的是兩腿間的功夫,與之相好的皆是好男風之人,不然武松也不會在宴席之間大喊宋江的名字。
這話確實有點扯,很快就有不少與宋江好的江湖中人出來澄清,并且說要嚴查到底是誰傳出的風聲。但是七月其實那么容易被他們抓到小辮子的,因此為了這事,各地都有不少當街毆打無辜的事情發生,而這些被打的人全都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說了宋江的壞話。
人就是這樣,原本可能覺得只是個謠言,但是越是不讓說,大家就越覺得好像是真事了,不然為什么不讓說,肯定是真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個道理自古眾人皆知,便是皇帝想不讓百姓說話還費一些力氣呢,更何況就是個人緣好的宋江了。
于是,這個留言便在七月的推動下越來越廣了,而剛開始出來維護宋江的人也漸漸的少了起來,畢竟大家都是萍水之交,喝酒吃肉便也罷了,也許有那交情真好的,但是大部分不過是酒肉朋友,真涉及到自己的時候,眾人就開始退縮了,甚至為了撇清關系開始與宋江不再聯系。
宋江不好過,而更不好過的當然是這次世間的中心人物--武松。
武松從來都是個自負的人物,論起武藝,他從來沒懼怕過誰,便是那老虎他都敢提拳便上。但他卻不知道,人言猛于虎,當他走在街上被人指指點點的時候,他才知道,人的舌頭比拳頭更能讓人痛不欲生。
武松這些日子除了到衙門辦差,剩下的時候連門都不敢出了,即便是這樣,每天去衙門的時候也是要接受無數的指指點點。
武松自己的時候細想也想出了一些門道,七月對他和武大郎態度那么惡劣,為什么那一天突然就便的好說話了起來,而且那天的酒宴還是七月提議的,想來必然她做了什么手腳。
只是懷疑歸懷疑,若說是七月如何做到讓他失態的,武松卻怎么也想不出來。武松心中恨極,他本來好好的前程,好好的名聲,結果被七月全毀了,也許他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是個最好的辦法,但是如武松這樣瑕疵必報的人,怎么甘心就這樣吃了啞巴虧,更何況這件事還涉及到他最敬愛的宋江大哥在內,他一定要讓七月付出代價。
既然七月毀了他的名聲,那武松便一定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要毀了七月的名聲,而依他所想,七月這樣的人肯定是在外面有不少姘頭的,只要捉奸在床,不怕七月不丟足了臉。
到時候把七月往衙門一送,逼著七月承認是給自己下的藥,那時候自己和宋大哥的污名就全都洗清了。
武松自己不好天天跟蹤七月,于是便收買了街上一個賣梨的名叫渾哥的小子替自己監視七月。
前一些日子風平浪靜,渾哥跟蹤七月,得來的消息卻只是七月出去逛街,或者是去隔壁王婆家里喝茶的消息。一連半個月,得到的消息全是這個,武松也不耐煩了起來,他不相信七月就那么干凈,于是便讓渾哥去查王婆那里,這一下的確有了驚人的發現,渾哥回來回報武松,說七月竟然在王婆那里偷偷的見西門慶,西門大官人。
說起這西門慶在陽谷縣也是有些名聲,此人早年是個破落的財主,在城里開了個藥鋪。此人聰明異常,又通人際,最是知曉人心,之后慢慢的便發跡了起來,滿陽谷縣無人不知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