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新的一周了,新書期間求推薦票跟收藏)
聲勢浩大的宣傳可以說相當吸引眼球,《科幻世界》聯手人大出版社、豆瓣閱讀以及陳佳璇工作室,齊齊發力,硬是將一個小眾類書籍的宣傳弄得路人皆知。
原本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本書,但現在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帖子之后,不由得都將書名給記在心里,哪怕現在買不到,但總有那么幾個人會去書店問問。
定在元旦節全國同時開售的《我,機器人》儼然是最近一段時間內最火熱的小說,很多人都在疑惑這到底是一部什么樣子的小說,難道說主角是一個機器人嗎?
以機器人為主角的科幻小說雖然比較少,但也不是沒有,憑什么這本書可以稱得上是劃時代,還有那被反復宣傳的機器人三則又是什么東西。
科幻小說愛好者們可以說是各種懵逼,自己看過那么多本書,怎么從來不知道機器人三則究竟在哪里出現過,難不成是作者原創的?
這口氣極大的宣傳也讓別的科幻作家粉絲極其不滿,什么史上最佳科幻之一,什么近些年最好的科幻小說,你配嗎?
他們憋著一股勁兒,就等著小說上市之后開始狂噴一下,一個新人居然這么大言不慚還劃時代之作,你咋不上天呢!
不管外界人士怎么評論,時間悄然來到新一期的《科幻世界》發售的日子,那些被吊住了胃口的讀者們迫不及待沖到書報亭還有書店去搶購。
有了上個月的火爆局面,運營部的那些工作人員們早就有所準備,直接大手筆的首印一百萬冊,然后飛快的被經銷商們搶購一空。
這就是在賭-博,成功的話,這一期雜志的銷量就能突破百萬大關,幫助《科幻世界》拿下暢銷雜志的稱號,從而在2017年大幅度提高廣告收入。
要是失敗的話,就意味著可能會有好幾萬甚至十多萬冊雜志會被回收報廢,從而影響在經銷商們心中的地位。
對于那些經銷商而言,只有賣出去的雜志才是好雜志,賣不出去的雜志屁用都沒有。
密集的廣告轟炸早已讓讀者們等候多時,他們很多人都抱著期待而又質疑的態度去將這一期的《科幻世界》拿到手,然后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
備貨充足的書報亭幾乎見證了《科幻世界》的暢銷,原本早上五點多才送到的厚厚一摞雜志居然慢慢變薄,銷售速度遠超想象。
這甚至比一些總銷量在兩三百萬冊的雜志銷售速度還要快,就算是讀者或者知音、意林這些暢銷了一二十年的雜志在第一天銷量也沒有這么猛,它們主要依托的就是長線銷售,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慢慢賣。
《科幻世界》的銷量雖然比不上它們,但在第一天的爆發力上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小眾類的優勢,讀者忠誠凝聚力強,往往在銷售的首日就跑去購買了。
這就有些類似于粉絲電影的票房構成,有些電影的票房往往在首日爆出驚人幅度,粉絲們將積聚已久的力量在第一天就消耗完,剩下的時間銷量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