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別人銷售首日暴漲的數字不同,林翰的這本《我,機器人》就顯得平淡無奇,每天的銷售額都差不多,幾萬幾萬的往外面銷售,幾乎看不到多少下降的趨勢。
2017年的第一周很快就過去,娛樂圈的各路八卦雜志跟視頻博主正在緊張的進行2016年的盤點工作,但文藝界新一年的工作已經悄然展開。
新年首周銷量,擁有眾多九五后、零零后粉絲群體的《最好的我們2》毫無懸念奪冠,周銷量69萬冊,其中首日高達24萬冊,后面每天跌幅都相當大,走勢不大行。
而《我,機器人》也非常頑強的憑借25萬冊的周銷量占據新書銷售榜的第6名,圖書銷售榜的第35名,這是最近為止表現最優秀的新人作家。
首周銷量能夠破25萬冊,而且每天的銷售量還變化不大,這樣穩定的銷售非常恐怖,所有人都看好它沖擊50萬甚至百萬銷量。
這是新書銷售榜唯一的科幻小說,林翰并沒有覺得很興奮,這成績對他而言甚至還遠遠不夠,一部可以傳世的經典之作理應有更高的銷量、更高的地位。
但由于他自己的身份并不能跟阿西莫夫相提并論,所以在銷售上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只能通過后期口碑的發酵來進行。
如果是普通作者,能寫出這樣一本書來,完全就可以啃一輩子,但林翰并沒有滿足其中。他現在思考的是自己新書的事情,《我,機器人》出版之后就暫時空閑下來,但新書的事情總得提上日程才行。
腦子里面的內容實在太多,林翰根本思考不過來,他現在不明白自己是需要寫得大眾一點的科幻還是小眾一些的科幻,所以陷入到糾結之中。
此時的科幻星云群里面大家都在積極的討論著林翰的這本書,這些科幻作者們已經認識到了天才與普通人的區別,連續兩篇作品都這么有聲有色,讓原本記恨的都找不到什么可以說的。
如果差距不大,那還可以嫉妒不滿;可差距太大了,那就只能仰望,最多酸溜溜的私底下說幾句,在明面上已經沒有人質疑林翰到底會不會寫科幻小說了。
“毫不夸張的說,林翰現在應該是一書成名了吧?”
“預售那么高,一周賣出去二十五萬冊,百萬銷量妥妥的。現在我們這些科幻小說有幾個能賣出這樣的水平來。”
“快快快,想要出版發書的人抓緊時間了,趁著科幻熱潮還沒有結束,那些出版社肯定會感興趣的,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林翰。”
“說真的,真有出版社找我約稿,這次都直接給版稅了,不是買斷稿酬那種。可惜我自己不爭氣,現在一點靈感都沒有,著急死了。”
“我跟你們情況差不多,原本我的稿子一直都被卡著,山城文藝出版社都一直沒決定到底出不出。可現在看到科幻小說也能賣這么多本之后,那邊就批下來了,首印3萬冊,后面看情況再加印。”
“這是好事啊,大家可別濫竽充數把這科幻小說的黃金時期給提前終結了,我們趁著這個時間趕緊跟出版社洽談吧。”
這并不是林翰的功勞,他只是市場火熱的導火線而已,科幻力量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正逐漸發展,現在《鄉村教師》引發熱議,《我,機器人》銷售火爆的同時直接用機器人三則征服挑剔的科幻讀者。
任何一個黃金時代,都需要所有作者的不懈努力,光憑一個人是根本不能辦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