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哈里森先生你注意到沒有,現在中國的恐龍圖冊以及恐龍介紹幼兒讀物的銷量變化。”林翰拿出他專門從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官網上整理出來的數據,“好幾年開始這些讀物的銷售水平都很平穩,折線圖能夠看出來基本上一條水平線。”
然而杰克-哈里森的眼睛卻盯著后面那個小小上揚的一角,他隱約猜到了林翰要說的話。
“常年保持平穩銷售狀態的恐龍圖鑒在6月份小小的上漲了一波,增幅雖然只有10%左右,但我小說才發布沒多久。光是小說就能引起這些周圍圖書的銷售,如果電影上映之后,你會不會想要知道電影里面那些恐龍的具體信息,如果剛好在電影院里面有價格合適的同比例恐龍、琥珀出售,你愿不愿意買一件?”
林翰輕輕笑了起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引領恐龍文化,將恐龍文化的潮流掀起來,讓很多人自覺不自覺的都加入到這個潮流,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將這個計劃全部展現出來。”
現在的恐龍只是怪獸電影領域里面安安靜靜的配角而已,從來沒有擔任過主角。這些曾經在數千萬年前稱霸地球的陸地跟海洋霸主理應獲得更高的待遇。
恐龍卻是《侏羅紀公園》里面永恒的主角,不管是逼真震撼人心的霸王龍,還是陰險澆花的迅猛龍、溫和可愛的腕龍、皮糙肉厚的三角龍、群居膽小的雞龍,每一種恐龍都從遠古的侏羅紀時代復活過來,在公園里面橫沖直撞。
恐龍吃人、游樂園恐龍互相廝殺、迅猛龍虐殺人類,驚心動魄的場面從文字上都能感受到一絲涼意從尾椎骨慢慢升騰而起。
孩子們喜歡恐龍,但《侏羅紀公園》卻不一定適合他們觀看,這是一部驚悚而血腥的科幻片,有許多驚嚇的情節。但總是有孩子忍不住要偷看,這對他們的吸引力太大了。
不管實際年齡有大多,讀者們都渴望經歷跟《侏羅紀公園》這樣驚心動魄的冒險,了解考古學與生物科學方面的知識,這些樂趣即使在閱讀小說之后依然能保持下來。
要徹底形成一種恐龍文化,光是依靠小說跟電影是根本不夠,漫畫、電子游戲跟主題公園游樂項目等也是全世界恐龍熱潮推波助瀾的重要支撐。
事實上,光是林翰知道的《侏羅紀公園》周邊漫畫就有7套,還有一些沒看過的重啟版漫畫。
至于電子游戲方面,不光有《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侏羅紀公園:基因計劃》等等,甚至暴雪的魔獸爭霸里面也有人專門制作了侏羅紀公園系列rpg地圖,曾經小火過一把。
此外,用樂高玩具來拼湊起不同種類的恐龍,這恐怕是孩子們最愛的挑戰之一。
現如今,恐龍文化的認知跟普及已經不亞于其它動物文化,這些來自遠古的特別物種透過紀錄片、百科全書等視聽形式走進許多家長跟孩子的身邊。
外部條件已經成熟,林翰相信派拉蒙會做出正確的抉擇來,他要10%的總收益并不夸張,除非對方要推出《白堊紀樂園》這樣的山寨貨。
將怪獸跟災難完美融合在一起,林翰很期待這部地球上的電影到底會綻放出怎樣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