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型的報刊發行量都逐漸從五六百萬份下滑到現在最多三百萬份,甚至有些報紙下滑到一百多萬份都維持不住!
這是名副其實的夕陽行業,就算有些報紙在進行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但零售市場的衰退是不可能逆轉的趨勢。
“現在你的讀者已經處于半飽和的狀態了,換個渠道發新書有利于擴大你的讀者群體。不管是《幻想時代》的雜志連載還是微博連載都只是穩定你現在的已有的讀者。很大一部分人依舊有看報紙的傳統,這部分人可能并不是那么喜歡上網,對你的科幻小說認知度不高,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把他們也都納入懷中?”
陳佳璇越說越來勁兒,她認真想了想說道:“如果你愿意用報紙連載的話,那國內的報紙幾乎都任你選擇,每一家報社肯定會非常非常歡迎你!”
這一點她并沒有夸張,林翰這個名字以及他新書的消息必然是萬眾矚目,等于是自帶了幾十萬份銷量。
小說連載的話,不可能是一天兩天就結束了,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天增加幾十萬份,這是任何一家媒體都無法忽視的力量!
不管是官方背景的報紙還是其余報紙,在日漸下滑的銷量面前,他們都得對現實低頭,這增加的銷量說不定會讓他們成為同行業里面的翹楚!
林翰心里有些疑惑,“看報紙的人,真的能接受我的小說嗎?他們都是中老年人了,思維恐怕沒有那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這倒不是林翰的偏見,報紙的主要受眾就分為幾個類型,首先就是保留有看報紙習慣的中老年人,另外就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比較有限的工作人員,還有就是坐飛機的部分人士。
“報紙是不會消失的,在電子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已經有意識的開始放慢腳步,回歸慢生活。別的不說,全國各大地鐵或者輕軌站的報紙數量很驚人,這些免費的報紙影響力也很大,逐漸在恢復讀報的氛圍!”陳佳璇解釋著說道。
到了林翰現在的地位,可以說是進步空間很小,但他必須要保持進步才行!
俗話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身為作家也是一樣。
如果不能保持一直以來的進步,那么就會慢慢被別人給追趕上,一代又一代的作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訴說著這個道理!
林翰覺得里面并沒有什么好處,但應該也沒有壞處才對,反正等連載完之后會印刷成冊銷售,這應該值得嘗試一下。
很久之前作家成名就要靠報紙,現在林翰反其道行之,成了名之后再回歸報紙,他已經預料到外界大概會有哪些言論了。
不過這項挑戰似乎很是刺激,讓他久違的熱情燃燒起來,“那就這么決定了,明天再跟這些大報社聯系看看,看看哪一家最合適我現在。”
陳佳璇就知道林翰骨子里面有一種不安分的因子,舒舒服服躺下來享受成果并不是他喜歡的,不斷開拓進取才是!
讓《平面國》在報紙上面連載,這個想法足夠瘋狂,足夠吸引眼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