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而言,傳奇影業跟阿里影業似乎根本就不怎么出名,他們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好萊塢傳統的六大電影公司以及國內比較有名的幾個。
傳奇影業是被萬達并購的,而阿里影業則是有阿里巴巴在后面做支撐,兩家公司都擁有著雄厚的資金背景,這種頂級資本進入到電影市場肯定是要尋求一個好故事做支撐,小打小鬧不是他們的風格!
其實傳奇影業在好萊塢的地位也是比較尷尬的,相比起好萊塢的六大來說,這家公司本質上是做私募基金的電影投資公司,通過跟好萊塢大型制片廠一起拼盤投資來分擔自己的風險,獨立性不夠。
另外一方面,由于好萊塢近些年中等票房體量的影片在減少,馬太效應加速,而像傳奇影業這樣的公司,一般難以拿到高概念的頂級大片投資額度,自己投資拍攝電影風險又非常大,此前的大型游戲ip改編電影《魔獸》則是在全世界稍微有些撲街!
這一次傳奇影業孤注一擲,用11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流浪地球》的電影改編權,就是想能跟《火星救援》甚至《侏羅紀公園》一樣在全球票房市場上面有所作為。
畢竟電影投資公司很容易破產,傳奇影業想要轉型,從資金提供商變成內容制造商,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就算林翰創辦的銀河影業的風險也比較高,電影業務的收回周期以及賬務計算有著周期長的特性,這會讓公司產生巨大的資金需求。
現在銀河影業想要投資《銀河系漫游指南》這部電影就需要林翰來銷售自己的小說版權,等以后只能通過一輪又一輪的銀行借款來彌補,這樣資金鏈非常脆弱,一部或者兩部電影失敗了,那就可能崩潰了!
只不過跟《侏羅紀公園》比較起來,《流浪地球》在名氣上面就要遜色得多,這也是為什么華納兄弟那些大公司在價格攀升到1100萬美元之后就不繼續的原因。
如果林翰愿意把《盜夢空間》拿出來拍賣,可能價格會在兩三千萬美元以上,畢竟小說傳播程度會極大的影響價格!
但《流浪地球》勝在腦洞清奇、適合改編,這個價格基本上是各大電影公司能拿出來的極限,估價在一千萬左右,傳奇影業多出了一百萬美元,自然就收下。
“幸虧是好萊塢的公司拿到版權了,他們的特效比較有良心,國內的電影商拍拍愛情片就足夠了,特效什么的真的拿不出手。小說的合理性暫且不說,但想想畫面就覺得很燃啊,滿地球到處聳立著山一樣高大的發動機噴口,這種場面國內哪個電影公司能拍出來?”
這一條評論說出了網友們的心聲,長期被國產電影五毛錢的特效折磨的人們雖然不愿意崇洋媚外,但事實的確如此,沒得狡辯。
“還有描寫地球移動、海水倒灌的鏡頭,這要是能拍出來,絕對會成為經典畫面啊!看小說的時候光想象,就讓我心靈澎湃了!”
“你們難道不覺得人類老頭在地下讀書躲了幾十年,最后來到地面上看到太陽興奮過度,結果被燒傷這個情節很驚艷、震撼嗎?”
“我剛剛有看了一遍《流浪地球》,最后那首歌要是能唱出來的話,蒼涼感估計會煽情到全場哭泣,這應該是最偉大的太空歌劇之一!”
網友們一個個開始回憶起小說里面的印象深刻的畫面,他們互相交流著,共同期待著電影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