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稿給報刊雜志的文章,最起碼也要有3萬字正文外加書名才對。
可林翰這兩個字就足夠了,侯濤相信林翰不會砸掉自己的招牌!
……
就在被網友們熱議的時候,話題的中心人物林翰正在自己的書房里面,他已經準備開始動筆了!
反正早遲都要寫出來,還不如自己快點寫,早點寫完早點輕松,還能多校對幾次,免得出現什么拼寫錯誤或者常識錯誤。
另外就是一邊寫,還要一邊補充一下國內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相關知識,這樣看上去會更加專業、真實一些!
畢竟《2001:太空漫游》是六七十年前的作品了,里面很多東西都不大符合現在中國的國情,該刪的刪,該修改的修改,該挪移位置的挪移位置。
書名是一早就確立下來的,林翰并不想修改掉這個書名,這樣也算是對過去、對這本書的懷念與尊重!
當初的小說作者克拉克在寫作小說的時候是1968年,那時候2001還遙不可及,里面很多東西都是他對未來的猜測,所以算是科幻一點也沒錯。
不過現在林翰這邊已經是2018年了,2001早就過去十多年,嚴格意義上面算起來都已經是過去時!
顯然寫小說的人都知道,不應該把現實世界跟小說描述的世界聯系起來,就算同樣是2001年,小說就可以看做是一個平行時空。
當然,讀者們將小說跟現實肯定會聯系起來,這是不可避免的,林翰也沒覺得有什么問題,畢竟當初《三體》小說開端的時候就是寫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從那十年一直描寫到了整個宇宙,跨度很大!
《2001:太空漫游》也是同樣的道理,林翰在word文檔里面鄭重其事的敲上這幾個大字后,便開始寫起了楔子。
嚴格意義上來,他從來都沒有寫過大綱,每次都是直接寫正文,因為跟其余作家不同,這些作品的全文都在腦子里面存在,每一個字符都是流動的!
【每一個現在活著的人,身后都站著三十個鬼。因為自從有人類以來,死去的恰好是在世人的三十倍,大約已經有一千億人出沒在地球這顆行星上面了。
這個數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為處于奇怪的偶合,在我們這個宇宙,也就是銀河系里面,也恰好大約有一千億顆恒星。
所以在這個宇宙里,每一個生存過的人,都對應有一顆星星在天空閃爍!】
林翰挺喜歡這個說法的,很多文學作品里面都把死去的親人、朋友比喻成天空閃爍的星星,現在小說里面的說法別有一番風味。
序言結束之后,林翰就開始撰寫正文,這部《2001:太空漫游》一共分成了六個部分,分別是太古一夜、tma-1、行星間、深淵、土星的月亮、通過星門。
時間跨度在初期非常大,而且作者克拉克的文筆也非常優雅、冷峻、精煉,就像是純黑色那樣毫無贅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