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禮物交給橋本奈奈未之后高橋浪人心情也放松許多,回到自己的房間將電腦合上,沒有其他的事情干擾他之后拿起古河慎太郎給他的劇本細細看起來。
第一行就是這個劇本的名字,也是電影的名字《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想在柬埔寨建所學校》。
由真實事件改編,下面是劇情簡介。
大學生田中甲太一天從郵局得到份支援柬埔寨校舍建設的宣傳手冊,被觸動的田中向所有認識的人發送郵件,號召大家一同參與這個計劃。然而最終只有好友芝山匡史、矢野雅之以及聯誼會上認識的本田充回應了他的號召。盡管如此,甲太還是展開了他們的慈善事業活動。
這群連對柬埔寨起碼的概念都沒有的青年們,以學習旅行的名義首次飛往了那個陌生的國度。來到這個落后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甲太等人看到這個真實世界令甲太他們備感失落。然而此時支持小組活動的it企業社長涉嫌違法交易而被逮捕,好不容易召集起來的朋友也對志愿者的工作產生質疑,最終導致小組拆伙。由于疏忽了學業,甲太的學分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深處絕望之中的甲太,再次想起柬埔寨孩子們純真無邪的笑容。
光是看這個電影的名字高橋浪人就覺得很有霓虹風格,總之是充滿了中二感的話語。他先在腦海里構造了一個大概的情況之后才繼續往下看。
這是本田充第一次出場的劇本。
他是東都大學經濟學部的學生,也是混跡于各大聯誼會的花花公子,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女人之間。而他跟主角小團體的碰面就是在某次聯誼會上,本田充是主持人也是組織人,負責炒熱氣氛和收錢處理關系,注意到了在聯誼會上不自在的三人。
因為是組織人的原因他上前搭話,讓三人隨意一點,簡單地詢問了他們的姓名。為了盡快拉近關系,他說出自己覺得現在這種有事沒事聯誼會的無趣狀況已經吸引不了他,希望能夠找到一件真正感興趣的事情。而這也是為后續參加柬埔寨建學校項目埋下伏筆。
到這,不到五分鐘的劇情已經寫了好幾頁,后面的劇情大部分都跟他沒關系。等本田充再次出場的時候已經到了劇本的最后一頁。試鏡的話給出這么多劇本也就夠了,更多的需要確定出演之后再給他當然,像是那種大物演員人家是將大半個劇本奉上就希望對方能接,而高橋浪人這種小嘍嘍能夠有試鏡的機會都是好不容易爭取過來的。
高橋浪人再次讀了一遍,而這一次的注意力分散在更細節的地方。比如當時的場景,還有除本田充之外的人物在干什么,而他又在干什么。他看書的時候也是這樣,需要梳理出書里人物的行為動機以及性格,才能夠帶入情感。
在他淺顯的看來,演戲不就是將自己當成那個角色然后用理智和情感去演繹如果真的存在那個人會是怎么樣。
高橋浪人繼續想著,按照古河慎太郎所說的,將臺詞都記下然后小聲地念出來,想象著當時的場景。
本田充這個人,首先得明白他身為組織者的身份。無論展現出的情況是什么樣,他身上擁有的閃光點是不可磨滅的。作為演繹者,高橋浪人必須相信這個人物存在的支柱是什么,這種自信的由來讓他能夠理所當然地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舉動。
比如說因為興趣就執行力超強地去進入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并且興趣盎然。當然,這只是高橋浪人看了目前的劇本然后對之后劇情發展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