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
“如果只是放出狡辯式的自白,這不像是澄清倒像是認罪。所以,需要以事實為支撐。”
有什么東西從古河慎太郎腦子里閃過,但是他沒辦法抓住。
小島繼續說著:“你看,為什么反轉的劇情讓人印象深刻?不就是突出一個出乎意料嗎。比如說你殺人,是因為對方是個惡棍,這不就從施暴者變成了替天行道?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原因,高橋浪人他去宮城地震究竟是為了什么,拿出個正當理由出來。”
“報道說的是他是為了作秀,但是真相呢?就連古河桑你現在來找我都沒說出原因。聽古河桑你說,你們應該是被冤枉的一方,既然是被冤枉的,那就拿出證據來,有證據,別說是專訪了,放個紀錄片都行——只要你們愿意。”
“也不一定是證據,反正需要找到一個轉移視線的點,讓群眾的視線從負面事件上移開而去注意他身上的閃光點,類似于老奶奶過馬路之類的。總而言之就是讓大眾產生同理心。移花接木以偏概全,找到合適的代替點就行。”
說了一大通話小島有點口渴,停住話頭喝了口水看向古河慎太郎面前的信封。說實話他也不想放過賺錢的機會,但是風險太大,所以只能點撥兩句,能不能領悟就看古河慎太郎自個兒的領悟能力。
他又瞄了瞄信封,心癢癢,恨不得替古河慎太郎想到關鍵之處。
專業人士的一番話觸及到古河慎太郎的知識盲區了。
他之前只想到從對方那里尋找破綻,像是小田切人品不行的事實早就散播出去。后面對方以兩人糾葛當作攻擊點,因為古河慎太郎的確是放任小田切事件發展所以沒辦法反駁(甚至還落井下石了一番),也不能深究。他把自己摘不干凈。
后面他焦頭爛額地控制輿論的擴散,光忙著找人把這些報道壓下來,現在騰出手來才想著如何反擊。
所以他并沒有深刻地了解到高橋浪人本人究竟是怎么做的,倒有點被報道誤導,潛意識認為高橋浪人的確有不當的地方才想著掩飾。
高橋浪人自己也不反駁,像個悶聲葫蘆。
實際上高橋浪人哪是不反駁,是因為古河慎太郎都說了要全權負責,高橋浪人也不清楚里面的彎彎道道就沒怎么管,專業事情專業人士負責,他也心大,或許說沒拿這個當回事,抱有置身事外的一股子高傲勁,可能是因為穿越而來所特有的優越吧。
但是經過這一次事件,高橋浪人悟了,徹底接地氣了,該怎么做心里也有了想法。
所以接到松本惠子的電話之后立馬打給古河慎太郎。
手機震動讓古河慎太郎從思索當中回過神來,看了看來電顯示,抬手將信封揣回懷里拿起電話。
“抱歉了小島桑,今天耽誤了您的時間。”
“沒事兒,小事而已。”小島笑呵呵的,“看來古河桑已經找到了竅門。如果還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地方盡管提,我這人是很樂于助人的,常常扶老奶奶過馬路。”
“哈哈。”古河慎太郎大笑兩聲,“那就先麻煩小島桑了。今天沒送出去的信希望到時候能夠送出去。”
小島也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