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位大佬的閑談當中高橋浪人和佐藤健只是稍微出現了一會兒,大友也是順嘴一提,稍微給高橋浪人爭取一點機會,過多就惹人討厭了。
除開劇組,還有另外的地方也在談論高橋浪人。
《電影旬報》報刊的本部,身為影評人兼評論小組組長的清水介治正在處理小組成員報上來的名單,從中選出一部分當成候選刊登在報紙一月份的特刊上接受讀者的投票再加上專業小組的意見選出2011年的各項電影獎項。
清水介治負責的剛好是最佳新人獎,男女演員都是他們負責。
“今年真是電影小年啊,根本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人。”清水介治組下的一位組員說著,“去年把獎頒給生田斗真還有點話題度,畢竟是第一個偶像出身獲得新人獎的俳優。但是今年就連名單都沒辦法填滿,亮眼表現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啊。”
旁邊有人應和他:“沒辦法,今年亮眼的電影都沒有兩部。高質量的電影少了,亮眼的新人也會變少,這是一一對應的關系。畢竟天生就好的演員基本不存在,導演對于新人的影響比大家想象的還要深遠。”
這群人也都去電影現場探過班,明白電影的拍攝過程,畢竟整部影片的脈絡都被導演掌控著,就像作者掌控自己的文章一樣,知道哪個地方該寫什么,該怎么做。
優秀的導演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言語和動作將自己腦海和心里的東西表達出來讓演員明白,而三流導演只能拿著編劇的劇本讓演員揣摩,自己則站在監視器后面看著演員發揮。
所以,一個好的導演可以激發出演員的潛力,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出名的演員喜歡跟大導演合作的原因。石原里美非得跟著加瀨佑學習也是因為這個。
高橋浪人那是因為只有加瀨佑這一個演技老師再加上天賦異稟所以不覺得加瀨佑教的有多好,而石原里美輾轉多處學習,在對比之中更能體會到加瀨佑的好。
能夠講人話不用專業術語顯擺解釋演技方式,還能給你講清楚不懂地方的演技老師那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了啊!
一想到高橋浪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石原里美心里就有著一股子無法詮釋的復雜情緒,但是想著他這個人,她又覺得什么都能原諒了。
畢竟是那么可愛的狼人君啊,顏值即正義!
“所以說啊,導演也開始斷代了。”又有人在旁邊說著,“想當初我們的黑澤明、木下惠介、市川昆、小林正樹、今村昌平、深作欣二等等有名的導演都留在了歷史的長河里。現在霓虹除了老一輩的北野武他們還能產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之外,新人導演讓人提起期待的都沒有。”
“難受啊。”第一個開口說話的人又接上了,“原本對深作健太抱有挺大期待的,畢竟在老爺子死之前還一起做出了《大逃殺》這樣優秀的類型作。只是等他自己開始掌控電影節奏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都是老爺子的功勞,跟他本人根本沒有關系。”
“也是,看他拍的都是什么爛片,就連最基本的敘事結構都沒有弄好。”第二位繼續。
談論了霓虹導演斷代的那位倒是挺理智地在旁邊說著:“深作建太適合當編劇,導演不適合他,《大逃殺》這個劇本就是他推薦給老爺子的。而且拍了這么多他有進步了,最近那個半紀錄片《我世》不是還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