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業看了對方一眼,心平氣和的回答道:“理由很簡單,那就是能源問題!無人機越大,需要的電推引擎功率就越高,那么消耗的能源就越多!如果設計成大型無人機的話,首先飛行速度會急劇下降,其次就是飛行時間會減少許多,同樣也是跟能源供應有關。”
在對方還想繼續追問下去時,李茂業就已經揮手讓他下去,“具體情況你可以先看過資料再說,如果能夠解決核反應堆小型化,制造出鋼鐵俠的方舟能源,或許可以做到你想要的效果。”
現實中當然也有核反應堆小型化技術,可是依舊達不到標準,整個反應堆的重量太大,而且發電功率卻沒有想象中那么大,所以也不適用在無人機上,否則李茂業早就拿過來使用了。
要在喵星實驗室制造空母樣機,那就得要有相應的建筑設施和生產設備。
目前實驗室這邊缺少建造大飛機的條件,所以在空軍兔進來的同時,還有一大批工程兵也跟著過來了,帶領這些工程兵的是成飛副總工程師陳總工。
這位陳總工的年紀比李茂業大了不少,兩鬢的頭發已經發白,身子板顯得有點瘦弱單薄,但是兩只眼睛相當有精神,好像安裝有X透射機一樣,做事極其嚴格認真。
陳總工一見面就對李茂業表示,他對空母的造型設計有疑慮,必須要經過工程模型吹風測試才能開始制作樣機,否則等造出來后發現達不到設計要求要返工就不太好了。
李茂業對此亦無不可,有人提出合理的異議相當正常,不正常的是心里有問題卻憋著不說,非得要等到出事了再大聲的嚷嚷。
無人機空母的原型是在飛天貓系列機型上改造過來,為了達到設計要求更改了不少東西,所以理論上空母算是一種新機型,按照飛機制造流程是必須要去經過吹風實驗,看看氣動效果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真正開始制造樣機。
也許是李茂業這幾年搞出的東西太過驚人,以致大家下意識的認為無人機空母設計肯定沒有問題,至少在飛行性能數據上不會出問題,所以直到現在才有人提出異議。
陳總工的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是值得贊許的,李茂業二話不說馬上安排人手準備相關工作,至少得要把工廠模型制作出來,然后才好拿去做吹風實驗。
其實成飛的人早就準備好了,他們拿到李茂業提供的設計資料,馬上就開始著手制作木頭模型,不僅只做了空母模型而已,就連無人機的模型也一起弄出來了。
喵星實驗室這邊的器具和材料還是挺齊全的,只要有人手分分鐘能把飛機模型給制作出來,畢竟他們有功能強大的小助手機器人幫忙,許多需要人手工制造的活都可以丟給它們去干。
現在實驗室里的小助手越來越多,不僅每個人都配有一臺機器人跟班,而且還有更多的小助手放在倉庫里待機等候命令。
如果不是有小助手機器人幫忙的話,秦華等人早就要被研發工作中瑣碎的事情累死了,哪里還有那么多精力去搞多個項目研發。